很多時候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
尤其是拍電影的時候。
任何時候從劇組開始籌備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你得把劇本的定位給清晰明了。
“我們是一部商業題材的片子,既然是商業題材的片子那麼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必須要讓觀眾通過電影名字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會議室裡,林星朝著眾人說道:“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覺得《戲中戲》和《溺亡的星空》這兩部電影我們能夠看出來什麼嗎?“
名字起的太文藝了。
或者說起的太過於逼格了。
這個時候有一說一大家根本就是完全搞不懂你這樣起名字的意義何在?
就是作為觀眾來說,當他們看到一部電影定檔的時候,他們看你這個名字是根本不知道你這部電影要講什麼的。
你就想啊,連講什麼的都不清楚,那麼大家自然而然就更不要提感興趣了。
“我們做劇本的時候不要總是想著與眾不同,更不要想著有逼格,甚至是想著可以教育觀眾……“
這番話林星之前是在直播的時候就提起過的。
甚至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是講過的。
基本上就是一切要以觀眾為核心。
你可以拍文藝片,但你拍文藝片就不要總想著大眾會喜歡,因為那勢必會小眾。
假如真的會有像《上天堂》或者說《太陽黑子》這樣的爆了的話,那麼也隻是運氣好,但你不能一開始就奔著這個去做。
任何題材,我們要做就必須做到【劇本為王】。
會議室裡林星講完之後笑道:“我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個意見,我話講完,誰讚成?誰反對?“
祖蘭直接道:“不過星哥,我們起這麼一個名字會不會惹來質疑?“
林星倒是微微一愣:“質疑?什麼質疑??“
祖蘭道:“你看《消失的新娘》這個名字會不會有一點狗血?而且萬一大家會覺得我們這個劇本消費女性……“
林星卻是笑了起來:“狗血和消費女性這並不是我們所考慮的,我剛剛說了,我們要考慮的是劇本為王,隻有把劇本做好才是對得起觀眾,至於這些批評的聲音他們本身就不會奉獻票房,因為沉默的永遠是大多數,網上發聲的大多都是一小部份但是總想代表著大多數人……“
這話引得其它人讚同。
“確實,很多女性電影一看清一色全是誇的,但是票房連過億都沒有達到……“
“對,這幾年很多電影總是主打女性電影,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屬於票房一般,然後他們還總是看不起觀眾。“
“何止看不起觀眾啊,他們總是想著教育觀眾。
……
會議室裡不少人都是輕微議論了起來。
這同樣是目前電影圈的現狀。
好多拍電影的總是高高在上,甚至仿佛是想著教育觀眾。
他們拍女性題材的電影同樣如此,他們甚至覺得男人就應該去看,而且看這電影是贖罪的。
這不扯淡嗎?
一部電影罷了,不看你還特麼的成有罪了??
這很多人不厭惡反感才怪呢。
就拿《夏洛特煩惱》破百億票房來說,如果宣發搞什麼:“不看《夏洛特煩惱》就屬於不愛國“之類的,你看看一堆觀眾會不會逆反?
電影就是電影,其它的都屬於附加的價值。
哪怕你拍女性題材的電影也並不代表著你這電影大家不看就不是不支持女性。
彆總想著綁架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