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馬超依計行事,率領一隊精兵來到許昌城下叫陣。他身披亮銀鎧甲,手持虎頭湛金槍,在城下耀武揚威,高聲叫罵,試圖激怒守軍出城迎戰。
“荀彧老兒,縮頭烏龜!可敢出城與我一戰!”馬超的咆哮聲在城牆上回蕩。
城樓上的守軍看著城下耀武揚威的馬超,議論紛紛,有人主張出戰,有人則勸阻。
然而,這一切都在荀彧的預料之中。他穩坐中軍帳,不為所動,仿佛城外的喧囂與他無關。
“大人,馬超如此挑釁,我軍豈能示弱?請允許末將出城迎戰!”一名將領請命道。
荀彧擺了擺手,淡然說道:“不必理會,馬超此舉不過是佯攻之計,意在誘我軍出城,我豈能中計?”
“可是……”那將領還想再勸,卻被荀彧打斷。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傳令下去,堅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戰。”
城樓上的守軍雖然心中不甘,但也隻能服從命令,繼續堅守崗位。
馬超在城下叫罵了半天,卻不見城門打開,心中漸漸焦躁起來。他知道這是法正的計策,佯裝攻城,實則撤退,誘使曹軍追擊,然後伏兵將其殲滅。
可是,如今城門緊閉,曹軍根本沒有出城的意思,這讓他感到十分不安。
“難道荀彧看破了我們的計謀?”馬超心中暗想。
他不敢怠慢,連忙派人向法正稟報情況。
法正得知荀彧堅守不出,心中也不禁有些驚訝。他知道荀彧智謀過人,卻沒想到他竟然如此謹慎,連一絲冒險的念頭都沒有。
“看來,想要攻破許昌,並非易事。”法正心中暗歎。
他沉思片刻,對傳令兵說道:“傳令馬超,依計行事,佯裝撤退。”
馬超接到命令後,雖然心中疑惑,但還是照做了。他率領大軍佯裝敗退,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城樓上的荀彧看著城下潰逃的蜀軍,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佯裝丟盔棄甲?虛張聲勢?真當我荀彧昏聵?”
他一眼就看穿了法正的計謀,心中更加堅定了堅守不出城的決心。
“傳令下去,繼續堅守,不得追擊!”
法正的計謀再次被荀彧識破,心中不禁感到一絲寒意。他意識到,自己與荀彧的差距,並非一星半點。
法正眉頭緊鎖,荀彧的堅守不出,徹底打亂了他的部署。許昌城高池深,強攻必然損失慘重,而荀彧又如此謹慎,計謀難以奏效。他來回踱步,苦思冥想,最終無奈地取出了諸葛誌臨行前交給他的錦囊。
小心翼翼地打開錦囊,抽出裡麵的絹帛,隻見上麵寫著幾行字:“荀彧良佐之材,天下無雙,計謀對他無效。然其麾下將領,未必皆有此等智謀。圍困許昌,散布軍情,使其他城池守將來援,長安,洛陽,徐州,皆會派兵。圍點打援,可破之。”
法正反複誦讀,起初疑惑,繼而震驚,最後豁然開朗。諸葛誌的謀略並非針對許昌本身,而是針對整個曹魏的防禦體係!他並非要強攻許昌,而是要以許昌為餌,引誘曹魏其他城池的守軍前來支援,然後在路上將他們各個擊破!
“妙!妙!妙!”法正連聲讚歎,諸葛誌的謀略之高明,讓他歎為觀止。他立刻召集馬超、黃忠、魏延等將領,將錦囊妙計和盤托出。
“圍點打援?”魏延聽得一頭霧水。
法正將絹帛遞給魏延,待他看完,解釋道:“軍師早已料到荀彧不會輕易中計,所以授此妙計。與其強攻許昌,不如圍困許昌,散布曹軍兵力空虛的消息,誘使其他城池的守軍前來支援。屆時,我軍便可集中兵力,將他們各個擊破。”
馬超、黃忠、魏延看完錦囊妙計,皆是震驚不已。
“軍師神機妙算,我等佩服!”馬超率先開口道,語氣中充滿了敬畏。他本以為諸葛誌隻是讓他佯攻許昌,卻沒想到這隻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而真正的目標,是曹魏的其他城池。
黃忠撫須感歎:“軍師之智,真乃神鬼莫測!老夫征戰沙場多年,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計策!”他本以為隻能強攻許昌,卻沒想到諸葛誌竟然想出了如此巧妙的辦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魏延更是激動得難以自持:“軍師真乃神人也!此計一出,曹魏必敗無疑!”他本以為攻破許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卻沒想到諸葛誌竟然想出了如此絕妙的計策,以四兩撥千斤之勢,瓦解曹魏的防禦體係。
眾將對諸葛誌的謀略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表示願意全力配合,將此計策付諸實施。
隨後幾日,馬超、黃忠、魏延等將,兵分三路,日夜襲擾許昌城外的曹軍營寨。他們並不真的攻城,隻是虛張聲勢,製造出大軍壓境的假象。白天,他們擂鼓呐喊,旌旗招展,士兵來回奔走,塵土飛揚,仿佛千軍萬馬即將攻城;夜晚,他們則點燃無數火把,照亮夜空,營造出大軍圍城的氛圍。
城樓上的荀彧,巋然不動,冷眼旁觀著城外蜀軍的舉動。他不相信馬超區區六萬兵馬,能夠攻破有三萬精兵鎮守,且糧草充足的許昌城。當年呂布、陳宮聯手,率領十萬大軍來襲,許昌城內隻有五千守軍,都未能攻破城池,更何況如今兵力遠勝當年。他深知法正的詭計,堅守不出,以不變應萬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