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宛城之戰,我軍雖退,卻並非全無所得。”司馬懿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帶著某種魔力,讓帳內原本緊張的氣氛漸漸平複下來。
燭火搖曳,映照著他那張棱角分明,卻又深不可測的臉龐。
“諸葛誌雖勝,卻也暴露了他的弱點——謹慎過度,不敢輕舉妄動。”
曹操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發出沉悶的聲響。
宛城之戰的失利,讓他心中鬱結難平,急於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以及一個有效的反擊策略。
司馬懿觀察著曹操的神色,繼續說道:“丞相,諸葛誌用兵謹慎,不輕易冒險。我軍可利用這一點,佯裝敗退,誘其深入,再設伏將其一網打儘。”他在地圖上指點著,聲音愈發自信,“丞相可先退回許昌,休養生息,暗中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出兵南征。”
曹操聽著司馬懿的分析,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仲達之言,深得我心。”他沉吟片刻,又問:“那依仲達之見,何時才是最佳時機?”
司馬懿微微一笑,“丞相莫急,時機未到,還需耐心等待。”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意味深長,“當丞相手中握有足夠的籌碼,足以扭轉乾坤之時,便是決戰之日。”
司馬懿的計策得到了曹操的認可,他被委以重任,開始著手實施他的計劃。
表麵上,他儘心儘力地輔佐曹操,穩定局勢,恢複實力。
暗地裡,卻一步步實施著削弱曹操勢力的計劃。
他提拔親信,安插眼線,將曹操的勢力逐漸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每日出入丞相府,神情鎮定自若,舉止從容不迫,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與曹操談笑風生,商議軍國大事,卻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意圖隱藏在字裡行間。
曹操對司馬懿的信任日益加深,對他言聽計從,絲毫沒有察覺到潛藏的危機。
而司馬懿,則像一隻蟄伏的毒蛇,靜靜地等待著最佳的時機,給予致命一擊。
一日,司馬懿正在書房批閱公文,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他抬起頭,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來了……”
輕叩兩聲,侍衛推門而入,躬身道:“丞相召見司馬大人。”司馬懿放下手中筆,起身整理衣冠,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神情。
他隨著侍衛穿過長廊,來到曹操的書房。
曹操正襟危坐於案後,眉頭緊鎖,麵色凝重。
見到司馬懿,他揮退左右,沉聲道:“仲達,近來朝中對你的議論頗多啊。”
司馬懿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答道:“臣惶恐,不知丞相指的是……”
“有人說你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權傾朝野,甚至……”曹操頓了頓,語氣加重,“甚至有人懷疑你對我不忠!”
司馬懿“丞相明鑒,臣對丞相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那些流言蜚語,不過是宵小之輩的惡意中傷罷了。”
曹操盯著司馬懿的眼睛,試圖從中看出些什麼,卻隻看到一片平靜,深不見底。
“但願如此。”曹操歎了口氣,揮了揮手,“你下去吧。”
司馬懿躬身告退,轉身離去。
他走出書房,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陰冷。
與此同時,在丞相府的一處隱蔽的房間裡,幾位朝中重臣正聚集在一起,氣氛凝重。
“司馬懿的權力越來越大,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一位大臣憤憤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擔憂。
“他的野心昭然若揭,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管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我們必須查清他的底細,找到他的弱點,才能將他扳倒!”一位年長的老臣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可是,司馬懿為人謹慎,我們該如何入手?”一位大臣提出了疑問。
老臣”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房間裡,燭火搖曳,映照著幾位忠臣嚴肅而堅定的麵容。
“我聽說……”老臣壓低聲音,緩緩說道,“司馬懿的家族,曾經發生過一件極其隱秘的事情……”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一件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事情……”
夜色如墨,幾盞昏黃的燭火在密室中搖曳,將幾位忠臣的麵龐映照得忽明忽暗。
老臣緩緩講述著他所探聽到的隱秘,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當年,司馬懿的家族並非如今這般顯赫,反而一度麵臨滅頂之災。”老臣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塵封已久的禁忌,“據說,司馬懿的父親,為了爭奪家族的權力,不惜使用陰謀詭計,最終導致家族內亂,死傷無數。”
一位年輕的大臣聽得義憤填膺,忍不住打斷道:“這司馬懿的家族,竟如此不堪!”
老臣搖了搖頭,歎息道:“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據我所查,司馬懿的父親並非死於內亂,而是……而是被司馬懿親手所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