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誌站在山穀中央,環顧四周,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斑駁地灑在他的身上,耳邊是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令人心曠神怡。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的無限希望。
“先生,一切都已準備妥當,是否可以開始挑選教官了?”身旁的侍從恭敬地問道。
諸葛誌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好,我們即刻開始。”
他大步走到學堂的正廳,隻見廳內早已坐滿了前來應聘教官的候選人。
這些人中,有蜀漢集團內部的能人異士,也有來自各地的賢才。
諸葛誌一一打量著他們,心中暗自評估著每個人的能力和品德。
“諸位,感謝大家的鼎力支持,”諸葛誌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回蕩在大廳之中,“我建立這所學堂,旨在培養新一代英傑,為漢室中興貢獻智慧和力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最優秀的人才。”
他的話語仿佛一道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諸葛誌開始逐一麵試每個候選人。
他提問的問題涉及天文、地理、兵法、治國等多個領域,目的不僅是考察他們的學識,更是要了解他們的能力和品德。
“請問您在兵法上有何獨到見解?”他問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
男子微微一笑,恭敬答道:“兵法之道,重在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者,時勢也;地利者,地形也;人和者,人心也。三者兼備,方能百戰百勝。”
諸葛誌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自讚賞。
接著,他又轉向另一位年輕的女子:“您在治理方麵有何看法?”
女子利落地站起身來,聲音清脆而堅定:“治理之道,在於民心所向。國之本在於民,民安則國泰。治國者,當以民為本,施以仁政。”
諸葛誌聽後,你們的回答都令人滿意。
接下來,還會有一係列的考察,希望大家能夠保持這股熱情和誠意。
”
麵試結束後,諸葛誌走出學堂,心中感到一陣輕鬆。
他站在夕陽下,眺望著學堂的全貌,心中充滿希望。
突然,一陣腳步聲傳來,回頭望去,隻見關羽、張飛和趙雲正朝他走來。
“,學堂的籌備進行得如何?”關羽關切地問道。
諸葛誌微微一笑,拱手作答:“多謝各位兄弟關心,一切進展順利。接下來,我將製定嚴格的招生標準,務必選拔出最優秀的學生。”
話音剛落,諸葛誌的目光突然一凝,似乎發現了什麼。
他指著不遠處的一處山林,低聲說道:“你們看,那是什麼?”
關羽、張飛和趙雲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山林間似乎有幾道人影在閃動,顯得異常神秘。
諸葛誌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心中隱隱感到,這場學堂的建立,或許遠沒有他想象中那麼簡單。
諸葛誌回到書房,鋪開一張巨大的白絹,提筆蘸墨,開始製定招生標準。
他深知,學堂的未來係於學生,選拔標準必須嚴格,一絲不苟。
首先,文化基礎必須紮實,需熟讀經史子集,能寫會算。
其次,品德需高尚,需心懷天下,忠義正直。
最後,需具備潛力,需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學習能力。
他筆走龍蛇,將各項標準寫得清清楚楚,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
製定完招生標準,諸葛誌又開始著手安排學堂的課程。
他深諳軍事的重要性,因此在軍事課程的設置上格外用心,力求細致全麵,井井有條。
他規劃了兵法課程,詳細講解《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經典兵書,並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他還設置了陣法課程,教授各種陣法,並進行實戰演練;此外,他還安排了武器的使用和保養、戰馬的騎術和訓練等課程。
諸葛誌的目光落在白絹上“騎射”二字上,腦海中浮現出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的英姿,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沉思片刻,提筆在“騎射”旁加上了“馬術障礙”四個字。
他想,不僅要訓練學生的騎射技術,還要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和靈活性,這在戰場上至關重要。
他繼續細化課程,將兵法細分為戰略、戰術、攻守、奇襲等多個方麵,每個方麵都安排了專門的教官負責講解。
他還將陣法課程細分為步兵陣法、騎兵陣法、水軍陣法等,並根據不同兵種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
夜深了,諸葛誌仍然伏案工作,書房裡點著幾盞油燈,昏黃的燈光映照著他專注的神情。
窗外,偶爾傳來幾聲夜梟的鳴叫,更顯得夜色靜謐。
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伸了個懶腰,目光落在書桌上的一摞竹簡上。
“這些是……”他拿起竹簡,翻閱起來,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這些是關於治國理政的書籍,看來我得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在課程中加入這方麵的內容了。”他喃喃自語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