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兵敗的消息如同驚雷般在建業炸響,孫權震怒,龍顏大怒。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空氣中仿佛凝結著冰霜。
孫權的咆哮聲在大殿內回蕩:“周瑜!朕如此信任你,將江東水軍精銳儘數交於你手,你卻如此辜負朕的期望!輕敵冒進,以致慘敗!你可知此戰讓我江東損失多少將士,多少戰船?!”
周瑜跪伏於地,盔甲上的血跡還未乾涸,左臂的傷口隱隱作痛。
他低著頭,一言不發,任由孫權的怒火傾瀉而下。
他知道,此戰的失敗,他難辭其咎。
敗軍之將,何以言勇?
“臣有罪,請大王責罰!”周瑜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深深的自責和愧疚。
“責罰?你一句責罰就能挽回我江東的損失嗎?”孫權怒不可遏,一把將桌案上的奏折掃落在地,“你可知,此戰之後,我江東水軍元氣大傷,荊州水軍聲威大振,我江東顏麵何存?!”
“臣知罪!但臣懇請大王再給臣一次機會,臣定當竭儘全力,彌補此次的過失,為江東雪恥!”周瑜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孫權,語氣中充滿了懇求和決心。
與此同時,捷報傳至荊州,舉城歡慶。
諸葛誌站在城樓上,看著城下歡呼雀躍的士兵和百姓,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文聘將軍指揮有方,此戰大勝,不僅重創了江東水軍,更極大地提升了我軍士氣,意義非凡啊!”
一旁的薑維也麵帶喜色,附和道:“先生所言極是,此戰之後,我荊州水軍聲名鵲起,江東水軍聞風喪膽,此消彼長之下,我軍在未來的水上作戰中將占據更大的優勢。”
諸葛誌微微頷首,目光深邃地望向東南方,那裡正是江東的方向。
“此戰之後,江東必有動作……”他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意味深長。
“先生的意思是……”薑維看向諸葛誌,眼中帶著一絲疑惑。
諸葛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頭看向薑維,語氣平靜地說道:“德珪,你派人密切關注江東動向,有任何消息,立刻來報。”
“是,先生!”薑維領命而去。
諸葛誌望著薑維離去的背影,眉頭微微皺起,心中似乎預感到了什麼……
他緩緩走到城牆邊,望著遠方,低聲自語道:“江東,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諸葛誌負手立於城樓之上,江風獵獵,吹動他寬大的衣袍。
城下歡慶的喧囂聲漸漸遠去,他的目光卻依舊凝視著遠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山巒,直達江東腹地。
“江東……”諸葛誌輕輕吐出這兩個字,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
他知道,周瑜此敗,對江東的打擊絕不僅僅是損失了多少兵馬船隻,更重要的是士氣上的打擊。
一個驕傲如周瑜,都敗在了荊州水軍手下,這對於江東軍民的心理衝擊可想而知。
“德珪。”諸葛誌喚了一聲,薑維立刻恭敬地走到他身旁,“先生有何吩咐?”
“江東此番受挫,必然不會善罷甘休。”諸葛誌語氣沉穩,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你要密切關注江東的動向,一有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薑維心中一凜,他知道諸葛誌的這番話並非危言聳聽。
江東乃虎狼之邦,孫權更是雄心勃勃之主,豈會容忍這樣的失敗?
“先生放心,屬下定當竭儘全力,不負先生所托!”
諸葛誌點了點頭,目光轉向遠方,語氣中帶著一絲深意:“不僅僅是關注,更要分析。要分析江東接下來的戰略意圖,分析他們的兵力部署,分析他們的將領調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薑維認真地聽著,諸葛先生的深謀遠慮,總是讓他受益匪淺。
“先生教誨,屬下銘記於心!”
諸葛誌拍了拍薑維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鄭重:“德珪,未來的局勢將會更加複雜多變,你肩上的擔子也會越來越重。你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
薑維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屬下明白!”
“去吧。”諸葛誌揮了揮手,薑維躬身退下。
諸葛誌再次將目光投向遠方,江風吹拂著他的麵龐,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靜,卻仿佛蘊藏著無儘的智慧和力量。
“江東……你準備好了嗎?”他低聲喃喃,聲音被風吹散,消失在茫茫的天際之中。
城樓上的燈火搖曳,將諸葛誌的身影拉得老長,他緩緩轉身,走向城樓深處,隻留下一句低沉的聲音回蕩在夜空中……
“……你那邊準備的如何了?”
喜歡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請大家收藏: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