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在學堂內灑下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那是昨日學子們奮筆疾書留下的痕跡。
諸葛誌身著一襲素雅的青衫,站在學堂中央,目光溫柔地掃過每一張年輕的麵龐。
他清朗的聲音在學堂內回蕩,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學子們的心田。
“昨日,司馬先生之言,諸位皆已銘記於心。”諸葛誌緩緩開口,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我輩讀書人畢生之追求。”
他頓了頓,目光中充滿了期許,“我所期望的,不僅僅是諸位能熟讀經史,精通兵法。更希望諸位能將所學,化為己用,濟世安民。學堂之內,是讀書明理,但真正的學問,在天地之間,在蒼生之中。將來的你們,或許會成為戰場上的將領,或許會成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無論身處何位,切記要以天下蒼生為念。”
他環顧四周,看著一張張充滿朝氣的麵孔,語氣更加懇切,“諸位皆是人中龍鳳,未來可期。希望諸位日後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以你們的智慧和才華,讓這天下少些紛亂,多些安寧,讓百姓少些疾苦,多些幸福。這,才是我建立學堂的真正意義。”
他的話語如同一顆顆種子,播撒在學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學堂內一片靜默,唯有學子們略顯急促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他們都被諸葛誌的這番話深深觸動,心中充滿了熱血和憧憬。
就在此時,一名仆從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手中捧著一封書信,神色有些凝重。
“先生,益州來信。”
諸葛誌接過書信,展開細細閱讀,原本平靜的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信上的內容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原本平靜的心湖,泛起了陣陣漣漪。
益州的局勢,比他預想的還要糟糕。
劉備的處境,更是岌岌可危。
諸葛誌將信紙緩緩放下,目光再次掃過眾人,眼神中多了一絲凝重。
他仿佛做了什麼決定,緩緩抬起了頭,嘴角微微動了一下,卻又沒有說出什麼。
黃敘猛地站起身,拱手作揖,語氣堅定:“先生,我等皆已成年,飽讀詩書,習練武藝,並非貪圖安逸之輩!先生心係天下,憂國憂民,我等亦有報國之誌!今益州有難,先生若有差遣,我等願追隨先生左右,效犬馬之勞,雖肝腦塗地,亦在所不辭!”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如同一道驚雷,在學堂內炸響。
黃敘話音剛落,學堂內其他的學子也紛紛起身,齊聲附和:“我等願追隨先生,建功立業!”他們的聲音彙聚成一股洪流,響徹整個學堂,震耳欲聾,如同山呼海嘯一般,表達著他們內心強烈的願望。
一股青春的熱血,在學堂內激蕩。
諸葛誌看著眼前這些鬥誌昂揚的學子,欣慰地笑了。
他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胸懷大誌的自己,也看到了蜀漢未來的希望。
他緩緩點頭,目光中充滿了讚賞:“諸位有此壯誌,實乃國家之幸,百姓之福!我心甚慰!”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那是激動和欣喜交織的體現。
諸葛誌的目光投向窗外,遠處的天空,風雲變幻。
他想起信中劉備的困境,想起益州百姓的苦難,想起自己肩負的重任。
他的眼神逐漸變得深邃,仿佛能洞穿未來。
學子們的請戰,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也預示著新的挑戰即將到來。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諸位既有此心,我必不負所望……”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桌上那封來自益州的信上,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明日,我便開始授課……”
喜歡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請大家收藏: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