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吳侯府邸。
一封來自西川的密報,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了層層漣漪。
孫權展開竹簡,上麵密密麻麻地寫著關於劉備入川的消息。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神情複雜難辨。
“劉玄德竟真的入川了。”他低聲喃喃,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沉悶的聲響。
燭火搖曳,在牆壁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映照著他深邃的眼眸,顯得格外幽深。
孫權揮了揮手,示意侍從退下,然後起身,在廳堂中來回踱步。
沉重的腳步聲回蕩在空曠的大廳,仿佛是在衡量著這件事情的利弊。
片刻之後,他停下腳步,
“來人,傳周公瑾、魯子敬、張子布前來議事!”孫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多時,周瑜、魯肅、張昭等人陸續趕到,他們身著官服,神情肅穆,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大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諸位,想必也聽說了,劉備已入西川。”孫權率先開口,打破了廳堂內的沉默。
他的聲音在安靜的大廳裡顯得格外清晰,帶著一絲意味深長。
“此事,諸位如何看待?”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無人應答。
他們深知劉備此舉非同小可,將會對天下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孫權見狀,繼續說道:“依我看來,此事於我江東而言,乃是天賜良機。”他頓了頓,目光掃視眾人,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劉備入川,必然會與劉璋有一場惡戰,此乃其自取滅亡之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屆時,無論勝負,劉備都將元氣大傷,無力再與我江東爭鋒。而且,劉備遠走西川,遠離荊州,這豈不是減少了我與他在荊州摩擦的機會?”孫權的聲音沉穩而自信,每一句話都如同經過深思熟慮一般,邏輯清晰,讓人無法反駁。
他緩緩坐回主位,
他摩挲著手中玉扳指,感受著那冰冷的觸感,心中盤算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如此看來,劉備此舉,實乃自尋死路……”張昭捋著胡須,率先附和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
周瑜卻隻是微微皺著眉頭,他緩緩抬起頭,嘴角微微動了動,仿佛想說什麼,卻最終沒有說出口。
周瑜終於抬起頭,他清亮的眼眸掃過廳堂眾人,然後將目光定格在孫權身上。
他沒有像張昭那樣立刻讚同,而是深吸一口氣,語氣沉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主公,瑜以為,此事絕非如您所言,乃天賜良機,反而是江東之大患!”
此言一出,廳堂內原本輕鬆的氣氛瞬間凝固。
張昭捋著胡須的手也停了下來,他有些驚訝地看向周瑜,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解。
孫權臉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等待著周瑜的解釋。
周瑜起身,走到大廳中央,他的目光如同利劍一般,直刺向孫權。
“主公,劉備此人,絕非等閒之輩,其隱忍之能,梟雄之姿,天下皆知。他入川絕非自尋死路,反而是如虎添翼!一旦劉備占據西川,則擁有了沃野千裡,兵精糧足,實力必將大增。”周瑜的聲音如同擂鼓般在廳堂回蕩,擲地有聲,“屆時,我江東將腹背受敵,其威脅遠勝於今日!”
他頓了頓,見孫權眉頭緊鎖,便繼續說道:“劉備如今之所以遠走西川,是因為荊州之地,我江東與他互有牽製,難以寸進。一旦他在西川站穩腳跟,便可從西麵威脅我江東,加上荊州劉備舊部,我江東危矣!主公莫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周瑜的聲音越發急切,他胸膛微微起伏,可見其內心之焦灼。
孫權眼中的一絲輕鬆消失殆儘,取而代之的是凝重與思索。
周瑜的話,讓他意識到自己可能太過樂觀了。
他輕輕地敲擊著桌麵,發出“咚咚”的悶響。
周瑜向前一步,語氣更加堅決:“因此,瑜懇請主公,立即采取行動,阻止劉備入川!”他環視四周,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或可派兵阻截其入川之路,亦或趁劉備遠走西川,荊州空虛之時,出兵攻取荊州!此乃我江東目前唯一之解!”周瑜說完,目光堅定地看著孫權,等待著他的決斷。
他的聲音在大廳裡回蕩,激蕩著每個人的耳膜,仿佛一把利劍,直指問題的核心。
孫權臉色陰晴不定,他再次將目光轉向周瑜,眼神中帶著複雜的情緒。
他手指摩挲著玉扳指的速度變快了,廳堂內陷入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這時,魯肅微微側過頭,張昭則緩慢地撚著胡須,兩人都沒有說話,而是默默地看著局勢的變化,像是在思考著什麼。
突然,孫權開口了,聲音低沉且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語氣:“公瑾,此事,容我再想想……”他起身,拂袖而去,隻留下餘音回蕩,廳堂內的氣氛更加凝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