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聲停在議事廳門口,荀彧躬身而入,拱手道:“彧拜見丞相。”
曹操深吸一口氣,揮退了左右侍從,隻留下荀彧一人。
“文若,宛城之敗,你可知為何?”
荀彧麵色凝重,沉吟片刻後說道:“丞相,宛城之敗,非將士不用命,實乃諸葛誌詭計多端,我軍一時不察,中了其圈套。”
曹操煩躁地在廳內來回踱步,宛城一戰,他損兵折將,顏麵儘失。
更讓他擔憂的是諸葛誌聲名鵲起,隱隱有蓋過他之勢。
“諸葛小兒,詭計多端!若不除之,必成我心腹大患!”曹操咬牙切齒,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作響。
“丞相息怒。”荀彧勸慰道,“諸葛誌雖有奇謀,但我軍兵強馬壯,隻需稍加整頓,必能將其擊敗。”
曹操長歎一聲,頹然坐下。
“唉,文若啊,你有所不知。此戰敗北,並非偶然。我軍雖兵多將廣,但軍紀渙散,將士貪功冒進,以至中了諸葛小兒的奸計。”
他指著散落在桌案上的戰報,語氣沉重。
“你看看,這些敗軍之將,一個個推卸責任,毫無擔當。如此軍紀,如何能勝?”
曹操的目光落在荀彧身上,帶著一絲期盼。
“文若,你素來足智多謀,可有良策整頓軍紀,重振我軍雄風?”
荀彧拱手道:“丞相容稟,依臣之見,宛城之敗,根源在於軍紀渙散。將士貪圖享樂,疏於訓練,以至戰鬥力下降,遇敵則潰不成軍。”荀彧話音剛落,議事廳內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一些將領麵露慚色,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佩劍,眼神躲閃,不敢與曹操對視。
曹操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如同鷹隼般犀利,廳內頓時鴉雀無聲。
“爾等可知罪?”曹操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如同炸雷般在眾人耳邊響起。
“末將知罪!”幾名將領齊聲應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曹操冷哼一聲,繼續說道:“宛城之戰,我軍並非沒有機會取勝。然,部分將領指揮失誤,未能根據戰場形勢及時調整戰術,錯失良機,以至功虧一簣。”曹操的目光落在幾名將領身上,被點名的將領羞愧地低下了頭,汗水順著額頭滴落,浸濕了衣襟。
“更重要的是,”曹操頓了頓,語氣愈發沉重,“我等皆嚴重低估了諸葛小兒的智謀!他詭計多端,步步為營,我軍一步踏錯,便滿盤皆輸!”說到此處,曹操的
“唉……”曹操長歎一聲,頹然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如今之計,唯有痛定思痛,重整旗鼓,方能雪恥!”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掃視眾人,“傳令下去,全軍上下,即刻開始整頓軍紀!違令者,斬!”
曹操講完後,議事廳內一片沉寂,落針可聞。
眾將垂首而立,臉色各異,有羞愧,有不甘,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空氣中彌漫著凝重的氣氛,仿佛連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
片刻之後,程昱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向前一步,拱手道:“丞相所言極是!宛城之敗,我等皆有責任。諸葛小兒詭計多端,我軍輕敵冒進,以至中了其奸計。”程昱的語氣誠懇,沒有絲毫推諉之意,他的話引起了其他謀士的共鳴。
“丞相明鑒!”荀彧也站了出來,他的臉色蒼白,但語氣堅定,“我等未能及時識破諸葛小兒的陰謀,致使丞相蒙羞,罪責難逃。今後定當竭儘全力,輔佐丞相,以雪前恥!”
隨後,眾謀士紛紛表態,皆對曹操的分析表示認同,並表示願意儘力彌補過失。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在議事廳內回蕩,仿佛一道道驚雷,震醒了沉睡的將士。
看到謀士們如此表態,曹操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氣,將目光轉向眾將。
“諸位將軍,”曹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宛城之敗,雖有謀士之責,但將士的責任更大!爾等可知罪?”
“末將知罪!”眾將齊聲應道,聲音洪亮而堅定。
“知罪就好!”曹操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欣慰,“知恥而後勇,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今日的教訓,以此為戒,加強訓練,提高軍隊素質,為我大魏建功立業!”
夏侯惇向前一步,單膝跪地,抱拳道:“丞相放心!末將願立下軍令狀,三個月內,定將麾下將士訓練成一支精銳之師,為丞相雪恥!”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滿了決心和信心。
“末將也願立下軍令狀!”其他將領也紛紛跪地表態,他們的聲音彙聚成一股洪流,響徹整個議事廳,仿佛一股強大的力量,即將破土而出。
曹操的目光掃過眾人,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緩緩地伸出手,指向遠方,“我大魏的未來,就在你們手中!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今日的誓言,用你們的鮮血和汗水,鑄就我大魏的輝煌!”
“丞相放心!我等定不負丞相厚望!”眾將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將議事廳的屋頂掀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