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多年,不如良師一語。”
成就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為對恒命來說雖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也要不知耗費多長的時間熬過去,今日一步登天,節省無數時間,自然是件喜事。
鴻鈞繼續講道,坐下金蓮台釋放萬千仙光,但他所講大道一會兒為凡道,一會兒為仙道,興致一來就講天仙成神仙之法,興致一去就講後天返先天之道。
萬千大道結成圖形,或是鳳凰或是神龍,或是麒麟,或是白虎,或是玄武,甚至能夠看到三足金烏與太陰月兔共舞,陰陽二氣不斷相交,五行之氣互相結合。
鴻鈞此刻正在講太乙之道,恒命聽得格外仔細,因為他隱隱要從此道中領悟一門神通,他當初從太乙突破大羅之時也有諸多遺憾,今日他要一一彌補。
“何為太乙,太乙即術數,術數即太乙,知天機,懂天命,避災禍,趨福吉,胸懷一顆不朽心,萬千時光亦枉然。”
鴻鈞麵色平淡,所說之話猶如當頭棒喝一般將恒命心中迷惑打散,當即不由自主的大喝一聲,頭頂一朵畝大的慶雲飄出,慶雲之內開三花,朵朵花開十二品,分彆供奉著不同的大道靈寶。
最左邊之花猶如蓮花一般高潔,此乃天花,掌大道之感,一枚拳頭大小的寶輪正在花蕊之中不斷旋轉,調動無數宿命之力,不斷衝刷這朵慶雲,正是操縱宿命之輪。
而最右邊之花格外張揚,此乃地花,掌大道之身,一張長長的圖卷在此花內不斷蔓延,但卻無法突破此花的範圍,無數災劫憑空誕生,磨練慶雲,將那些雜質通通銷毀,正是命圖。
而最中間之花卻虛幻無比,此乃人花,掌大道之靈,一本莫名圖錄不斷旋轉,天命之意在這本圖錄之上不斷伸展,隱約間為三件寶物之首。
而除了這三花以及三件寶物之外,更有一枚羅盤與一隻毛筆在慶雲底部徘徊,分彆為風水羅盤以及判官筆。
恒命雙眼緊閉,眉頭緊皺,一股似哭非哭,似笑非笑之表情在他臉上徘徊,一點靈念無意間飄出,鑽入了腰間的宿命島之內,融入一棵榕樹之中。
巨大無比的大榕樹微微一抖,隨後猛然開始收縮,最後化作一位麵容俊秀,身材挺拔的年輕道人。
此道人的氣息猛烈,雖麵上帶笑,但修為卻已入太乙金仙之列。
“貧道青榕,見過本尊。”
青榕道人虛空一稽首,隨後就自顧自地跏趺而坐,在宿命島內聆聽鴻鈞講道。
鴻鈞眼睛一掃恒命,隨後微微一笑,不作他意。
恒命此刻陷入一個奇妙的境界,萬千迷茫儘消散,天地一切重複顯,無數人的記憶湧入他的識海之內,或是將軍,或是皇帝,或是小廝,或是少爺,或是仙人。
有軟玉溫香在旁,妻妾成群,兒女無數,最後在一片安詳中死去。
同樣是軟玉溫香,但最後卻各散天涯,最後於冰天雪地中活活餓死。
有將軍征戰沙場,最後打敗敵國將首,摘下頭顱獻給皇帝,皇帝龍顏大悅,賞賜無數奇珍異寶,最後在一片安詳中安度晚年。
也是征戰沙場,也是打敗敵國將首,摘下頭顱獻給皇帝,卻因為功高震主,被皇帝賜下的幾位妾室用繩子活活勒死在床上,一代將軍死得如此淒慘憋屈,讓人唏噓不已。
有成就仙人,威震一方天地,保佑無數生命,在眾生敬仰下走向這方世界的最頂點。
有剛踏入仙道便被魔道修士煉化,在萬魂幡內,死生不由自己,遭受無數折磨,最後煙消雲散。
直到最後的最後,恒命看到了自己。
不,是以前的自己,那個名叫蘇恒的自己。
恒命心頭閃過無數記憶,少爺是他,將軍是他,神仙是他,蘇恒是他,所有人都是他,這是他經曆過的一切,是前世的自己,是以前的自己。
可是到最後,無論是少爺,是將軍,是神仙,是蘇恒,最後都通通化作一縷塵煙,掃進最為偏僻的角落之內。
“我為恒命,宿命魔神的一絲元靈化形,從此之後,我將再也沒有輪回,沒有未來,沒有過去,因為我隻有現在!不爭萬世之殘存,隻爭一世之輝煌!”
一聲浩大又渺小的呐喊被恒命吼出,沒有人聽到這聲呐喊,也沒有人能感受這股堅持,修道之路,唯己可存,唯己可信。
隻有冥冥之中的宿命聽到了這聲呐喊,朵朵宿命天花在他體內凝結,這是宿命對於它所孕育出來的先天神聖的祝福,祝賀他掙脫了自己的宿命。
“想要掌控宿命,就必須得先擺脫宿命,掙脫宿命,最後以超脫的姿態手握乾坤,意掌萬物,宿命魔神沒有領悟到這個道理,但我卻領悟了!”
恒命猛然睜開雙眼,兩道神光從他眼中爆射而出,最後在空中逐漸消散。
他還有一絲理智,知道這裡是紫霄宮,還輪不到他放肆。
鴻鈞依舊在講述大道,隻是所講之道已經從太乙變做大羅,恒命立刻專心聆聽。
紫霄宮內不斷有大道之音傳出,或是金仙成就太乙,或是太乙突破大羅,而原就是大羅金仙的諸神修為更加精進,坐在蒲團之上的七人無一例外全部成就大羅金仙中期之修為,而老子與恒命兩人甚至已經逐漸觸摸到了大羅金仙後期的門檻。
鴻鈞一講數萬年,正當眾神如癡如醉之時,那能講述一切大道奧秘的仙音停下,立刻將眾神驚醒,心中猶如萬爪撓心般難受,但卻不敢在鴻鈞麵前放肆。
鴻鈞對於任何人的表情都視若無睹,隻是淡然道:“此次講道已有三萬三千年,待到三千年後爾等再來,我當再為爾等講述大道玄妙。”
眾神不敢猶豫,立刻起身行禮道:“弟子聽命,恭候老師。”
鴻鈞微微點頭,瞬間消失,眾神修為雖然大進,但卻依舊捕捉不到鴻鈞消失時的半點痕跡,心中不由得大為感歎這位聖人的修為之深厚。
女媧麵上道韻盎然,顯然獲得了不少好處,看向一旁的恒命道:“恒命道友,你與碧霞道友接下來是要外出遊曆,還是要回道場苦修?不妨與我回到鳳棲山上。”
碧霞元君道:“聆聽鴻鈞聖人講道,我心中感悟萬千,隱約領悟了大地本質,現在要回泰山之上閉門苦修,恒命道友不如與我同回泰山,你我二人也好互相論道一番?”
三清也邀請恒命與他們一行,他們也知道恒命的道場能夠隨他移動,所以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
恒命卻搖了搖頭,拒絕了這幾人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