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幾人寒暄之後,恒命便率先踏入首陽山上,隻見這裡浮光山色,玉泉流瀅,禽飛獸走,滿目仙琳,俱是一片好風光,不遠處便是玉洞蔽雲,崖深岫險,古木森森,淙淙流水不斷,清新之氣盎然,霞光道道,瑞氣紛呈,輝彩氤氳,滿眼珍玉之色塗染,口鼻之中清清朗朗,氣機流轉倏爾快了幾分,此間風光不足為言語道。
恒命仔細品鑒了片刻,忽地笑道:“這靈氣之內夾雜著道道丹氣,太上師兄果然對於丹道了得,居然能夠以靈氣為薪,煉了一座上好神山。”
在外人看來,或許隻會覺得首陽山是聖人道場,自然應有如此氣勢。
可恒命也為聖人,自然是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玄妙。
太上老君儼然是將整座首陽山都當作了煉丹主材,以靈氣為薪,以天地為爐,徹徹底底的將首陽山重新煉製了一番,就連靈氣內都夾雜著無數丹氣,一頭豬上了首陽山,那也是神豬,如此手段,儘顯丹道奇妙。
女媧娘娘倒是若有所思的看了首陽山一眼,暗忖日後自己也能將太素天重新煉製一番。
太上老君笑道:“不過就是一點小手段罷了,能入師弟的眼,那倒也算我這麼多年來沒有白費功夫,幾位還請上座,莫要再在此逗留,不然豈不是大大的失禮了?”
元始天尊此話卻是在刻意針對女媧娘娘。
隨後幾人說說笑笑,來到了一座高大的飛嶼麵前。
不過後悔也無濟於事,隨著其他聖人的一一入座,他也不得不隨之入座。
接引道人向來不愛多語,從來都是準提佛祖為其衝鋒陷陣。
右邊上樹:‘五百禍福,數清楚,誰吉誰凶?’
並且天生就能接引一絲四海氣運,雖然量少,但勝在綿綿不絕,而這才是西方最需要的東西。
準提佛祖也是第一次進這神樓之內,畢竟首陽山是太上老君的道場,他也不好到處亂進,但直到此刻,他才暗恨自己的行為是有多麼愚蠢,若是早點進入,隻怕這玉瓶早就是他的了。
左邊上樹:‘三千世界,看仔細,是真是假?’
這二人常年來一直如此,一掐起架就不顧場合地點,太上老君早已習慣,所以依舊麵色如常的招呼幾人進入樓內。
元始天尊的笑容淡了淡,可最後到底也是沒說什麼,隻是再也沒有了顯擺的心思,淡道:“通天師弟說的是,是為兄欠考量了。”
可他們雖人多勢眾,彼此間氣息卻並不相合,西方二聖自然是同氣連枝,但在偏向三清的同時也保持著中立,也是距離恒命幾人最近的二位聖人。
但恒命幾人卻對此視而不見,完全不在意這玉瓶如何。
既然打定主意,恒命也展露笑容,道:“恭敬不如從命,師妹,老祖,我們便去就坐吧。”
所以必須在今日齊心分割洪荒利益,否則他們三清遲早被逼得閉門不出,安心教徒。
雖然她更精通煉器,但丹器不分家,既然能煉器,自然也會煉丹。
其他幾人聽後也紛紛開口,明裡暗裡就是要讓他們先去上座。
他的身旁有四位聖人,分彆為: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佛祖。
這也是他為何要緊急邀請這三人前來議事的原因,隻因越拖下去,局勢對他們也就越不妙。
準提佛祖看得眼紅心熱,隻因在他,麵前有一隻通體碧藍的玉瓶,這玉瓶不過一丈大小,渾身散發著淡淡藍光,隻要被這道藍光一掃,心中頓覺溫潤無比,似乎感受到了那鹹淡的海風氣息,更身處在那無垠無際的大海之中。
至於三清間雖然是一氣對外,但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早有矛盾,縱使有他在一旁調和,又有外敵在側,可終究是麵和心不和,皮笑肉不笑。
元始天尊矜持的笑了笑,自矜道:“閒來無事,所以才想著為大師兄的道場增光添彩,不過是大師兄不嫌棄罷了,何來神樓一說?”
這飛嶼之上有一座山嶽,上有土台,高入雲巔,乃是一處觀星樓,兩側有三座九重館閣,均是以玉石壘砌,門做拱形,並無匾額,隻是提了兩行對聯。
西方二聖就是牆頭草,今日能偏向他們,來日見人道一方勢大,說不定就會投入人道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