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_天慶長歌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天慶長歌 > 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

第2章 楔子,東淵史錄(2 / 2)

由於實在是受不住這莫名產生的困乏之感,衛募衛太祖隻好暫停本來要做的事,行到了一處樹蔭下打起了個盹。

卻不想這一眯眼卻遇見了件十分古怪的事。。

隻見原本明亮的山林間忽然仙霧縹緲,不多時自霧中走出一位身穿祥雲羅紗金絲玉袍的仙人來,這人青絲半挽於寶玉黑冠中,腰間掛著一支墨玉宣筆,手執一朵金邊白玉蓮,蓮瓣嬌嫩剔透,拂風而動尤為奇特,他臉上遮著一麵細鈿金珠白紗簾,額間金印點著一顆小巧玲瓏的紅色寶珠,眸光慈悲含笑徑直走向樹下驚愣之人。

這人自霧中而來,裝扮華貴不俗,氣質脫塵,縱是麵貌被遮掩卻也能叫人看出來人非凡。

衛太祖看到這一幕便驚愕不已,良久後才敢於開口,問“汝……是何人?”

那仙人聽之淡然,答“有緣之人。”

衛太祖回“緣從何起?”

“緣由天意,天意命定。”仙人答道,

衛太祖疑惑“天命……又為何?”

仙人又道“汝之命數乃天意難違,是為天命,今餘而至乃引天指點,安定天下。”

衛太祖不解“本是貧賤,何能安天下乎?”

仙人隻道“天降大任,於廝也。”

衛太祖一聽這話似乎有點了然,卻更多感到萬分恍惚。

那仙人又道了幾句衛太祖本乃火神真君轉世,已然在凡間曆經九世磨難,到了這一世便是要平亂九州戰亂稱帝的天定之人,而他此來乃是受天神之命為人間的新君王指明道路。

說罷,仙人便將他手中執著的那朵白玉蓮贈與衛太祖手中,衛太祖惶恐受之,剛才雙手接過未待細看那支蓮花便驟然化身為一張暗蓮浮雕的銀弦金弓,甚為奇妙。

衛太祖驚愕於這瞬間的變化,待他想起抬頭準備要向仙人叩謝時,卻見眼前之人不知何時已經化為雲霧向天際飄散,隻餘一陣餘音繞梁於仙林中道“汝且歸去,天佑君上,舊朝新替,必安三百載。”

話語落儘,煙雲消散,此時樹下之人一朝驚醒,才知竟是做了一場周公美夢,隻是待到察覺手中憑空出現的金弓之後,一時又驚奇萬分,心覺仙人不假,夢話焉能是假?

於是乎,衛太祖安頓好妻兒便獨自攜弓下山。大概真是天命所歸,衛太祖這一路而去雖艱難卻也順遂,一路從西自東,從一人到雄將群聚再到千萬大軍鐵騎,打著金旗的衛宗軍橫空出世,踏遍九州各國,百戰百勝所向披靡,勢不可擋直攻仙靈國帝都之郡。

而後帝都破仙靈滅,衛太祖繼位稱新帝,改國號東淵,改帝都為九天城,九州臣服天下統一,至此國泰民安,江山太平。

東淵國的奇妙建始則逐漸成為了東淵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自豪曆史,這之後的史書上記載那指點衛太祖出世立國的仙人乃是天上的司命天君。

這第一與第二件故事,時間上接得十分親近,而這第三個故事,要論時間上的久遠卻就要近許多了。

那是天慶二年至三年期間的事。

東淵國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尤為古怪的便是那一場足足下了有一年未停的大雪。

天慶年間,東宮正主懷孕,帶來的卻是一場幾乎可使已然有二百八十年太平曆史的東淵滅國的大劫難。

南方旱災為患,百姓糧米未收,北方則大雪漫天尤如冰城,同樣糧米不生。東淵百姓渴死的餓死的凍死的不計其數。

民生怨言,鬼生怨念。暴民躁動,妖魔肆起。

天下人將這場生死之變的源頭怪罪到了皇後腹中之子,那還未出世的公主。

說是公主乃東淵災星,天下大禍,非除之而消天怒才可以救這天下之人。

小公主命運垂危,是東淵國師以命相待才保其至出生之日,再行結果。

然而公主出世那日,天象大變飛雪凶猛,萬千陰魂齊聚九天城上空長久不散,吞噬九天城之勢毫無阻擋,卻在這危機邊緣一聲宏亮的嬰啼刺破雲峰,護國柱瞬時金光大綻打散滿天邪物魂飛魄散。

也是在這一刻,足足冰封了一年時日的九天城冰雪融化,尤如天地回春萬物複蘇,隻見一道七彩霞光自天際而來直飛長樂宮,萬千鸞鳥追隨其後,整個九天城的上空幾乎皆被覆蓋,鸞鳴天音響徹長空,畫麵極其震撼。

那道七彩霞光掠至長樂宮殿前之後,展翅鳳舞飛旋三圈卻是驟然幻化為七支金光璀璨的弓箭懸掛於宮門前整整三日,其光之盛耀耀生輝,幾乎照亮整個皇宮的上空,直至三日時滿之後又驟然無息消散,化為虛空。

衛詔帝大喜,特賜公主封號常慶,取普天常慶,天佑東淵之意。

東淵奇聞錄記載,天降祥瑞,百鳥朝鳳,天慶長歌,福綿九州。



最新小说: 我家後山有條龍 漫威中的獵魔人 官場之大鵬展翅高飛 重生後被首輔小叔強取豪奪了 姑娘一身媚骨,瘋批王爺招架不住 顏如玉霍長鶴 我在西遊送快遞,寶寶苦啊 花落淚沾裳 秋月安 諸天之配角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