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裡麵最會油嘴滑舌的張四餅最先表態。
“對,我們都是愛打抱不平,六哥你放心,這件事情哥兒幾個肯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
錢大眼兒看到四餅已經開始溜須拍馬了,也趕緊跟上。
大眼兒人如其名,眼睛特彆大,像金魚一樣突出來的,冷不丁的一看,還有點恐怖。
其實就是甲亢引起的症狀,但是這時候人們都忌諱上醫院,不像後世的大部分人每年都會去體檢。
這時候大家都不太叫對方名字,關係好的會叫外號,有的外號是用姓加上身體特征取的。
比如“王胖子,李瘦猴兒,陳麻稈兒,趙眯眯眼兒,錢大眼兒”。
或者是其他特征,比如“張四餅,劉三棗兒”。
“張四餅”的名字由來就是他小時候的一件事。
大概七八歲時候的夏天,有一天他爸爸好不容易買了點排骨回來,媽媽做了個東北名菜“鐵鍋燉”。
一鍋排骨燉豆角,鍋邊又是金燦燦的玉米餅子,彆提多香了。
四餅媽正在往盆裡撿玉米餅呢,不經意的一抬頭就看到他往院子裡的大醬缸裡尿尿。
這個時候都是自己家做大醬的,家家戶戶院子裡都有一個大醬缸。
每家做出來的味道還都不一樣,有人的人家做出來非常好吃,有的人家做出來的大醬很難吃,甚至是臭的。
這個年代的北方人飯桌上是少不了大醬的,不光是要吃蘸醬菜,有時候做菜的時候也會加點大醬爆香。
可想而知這缸大醬對四餅的媽媽有多重要了,四餅媽氣的追著他滿院子跑。
七八歲正是貓嫌狗厭的年紀,特彆靈活,他在院子裡繞圈兒跑,跑著跑著就聞到玉米餅的香味兒,一轉彎跑到廚房一手抓了一個餅子就又跑出去了。
就這樣四餅媽追,他吃著餅在前麵跑,前前後後跑著吃了四張玉米餅。
在這個年紀以這個方式吃餅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名字也就因此而來。
每個人的外號都有點人儘皆知的事,而這件事一般都是糗事。
吳老六看到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心裡很是滿意,不枉費他有什麼好事都會想著他們。
閆昭是吧?很能打是吧?隻可惜她就是一個人,到時候無人給她作證,她還囂張的起來嗎?
心滿意足的回到家,吳老六躺在炕上仿佛已經看到了閆昭跪地求饒,雙手把錢奉上的樣子了。
他在自己房間裡笑的好大聲。
門外的吳老頭和吳老娘還以為老兒子因為這件事受刺激了,又不敢去打擾兒子,就隻能又開始互相埋怨。
閆昭還不知道吳老六的作死騷操作,此時她正在打算去山上泡溫泉。
哼著不知名的小調走在去後山的路上,剛進後山沒走多遠,閆昭隱約聽到一些聲音,但是若隱若無,聽不真切。
“小智能,掃描一下,我好像聽到有哭聲呢?”
“收到!”
過了大概一分鐘,小智能才疑惑的說道:
“小昭,為什麼山上會有個小嬰兒?”
“小嬰兒?”
閆昭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