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這裡,顏染有點好奇,難道烏江真有水鬼作祟?那麼究竟又是什麼樣的祭祀,竟能令烏江水鬼不再作祟?
“婆婆,那祭祀?”
王婆婆語氣忽然變得沉重起來“那祭祀就是以活人為祭品投入烏江,祭祀河神!”
“什麼?”
顏染有些吃驚,他萬萬沒有想到,烏江竟然有用活人祭祀河神的風俗。
“婆婆,難道現在這種祭祀還存在嗎?”
王婆婆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晚清時期,後來民國改革,廢除了風俗陋習,這個祭祀的傳統,就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了。”
“那烏江不再祭祀河神,這些年來就再也沒有發過洪水了嗎?”顏染發出疑問。
“怎麼會沒有呢?以前還沒有改朝換代的時候,烏江每年祭祀往往都會用死刑犯來作為貢品,後來祭祀廢除,烏江就年年發生水患,搞得烏江兩岸生靈塗炭、再不複昔日光景。
尤其近幾十年來,烏江河水泛濫,每年都會發洪水,後來那些年輕力壯的人,乾脆離開了這片祖地,都輾轉去了城市定居。
現在村裡大多數都是些老弱婦孺,年輕人都不願在此居住,外麵的姑娘也不願意嫁過來,久而久之,我們烏江村的人口也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整個烏江村就隻剩下五十多戶人家了。”
“原來烏江村還有這麼一段往事。”顏染茅塞頓開。
“事情還遠不止如此。”王婆婆無奈道“烏江水患來曆已久,村民們對此知根知底,尚且還能勉強度日,但是最近這幾年,村裡又發生幾件怪事,出了幾件離奇命案。攪得現在人心惶惶,日子也愈發不太平了。”
“什麼怪事?”
“去年年底村東頭發現有村民慘死在亂墳崗,今年年初又有人溺亡在烏江之中。”
王婆婆歎息道“這個小小村莊本來就不太平,如今更是多事之秋,村民們更是人人自危,後來還是村裡的算命先生吳瞎子出了主意,他建議大家恢複祖製,但是村裡人丁單薄,更何況現在是法治社會,村裡哪敢用活人祭祀。
最後大家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用牲畜代替,就這樣村裡湊了十隻肥豬來祭祀河神。
你還彆說,這法子還挺靈,今年春季果然再也沒有發洪水了。村民們本以為可以就此安定,誰知春季一過,也就三個月的功夫,河水又有泛濫的跡象。
村裡人再次討教吳瞎子,吳瞎子告訴我們牲畜作為貢品終究還是比人差了些,要想安撫烏江水神,就必須每逢三月祭祀一次,如此才可以得保平安。
可是我們這村子景氣也不好,哪能每隔三月就祭祀一次?村民們就算家家戶戶省吃儉用,也是有心無力。”
原來是這樣!
難怪村民們都閉口不談了,顏染現在終於理解李老頭的苦衷,這種封建陋俗如果傳揚出去,肯定會對烏江村的名譽帶來嚴重的影響,令本就不平靜的村子,愈加雪上加霜。
“婆婆,我想見一見那位算命先生,不知道他在哪裡?”
故事聽到這裡,顏染忽然對那位算命先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很想見一見這位算命先生。
直覺告訴他,這位算命先生,似乎有點不同尋常。
s書評區難道都沒人嗎?大家踴躍參與啊,不要讓我一個人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