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的新能力嗎?對空間的全方位感知與觀察的能力?
無需攝像頭,就能清晰的接收到周圍的一切信息,包括觀看到自身內部的各個角落?
我...............竟然是一座容納了100億人口的巨型太空星城!
果然,我的推測沒錯,這次我所附身的實例體積又變大了,功能也變得更多了,意識的覆蓋範圍也變得更加的廣袤了。
第一次,在艾倫的世界中,我所附身的是一顆泰坦機甲的智慧核心。
第二次,由於高維本體吞噬了一個幾何體後,於是便在歐姆的世界中,附身為了一艘宇宙飛船。
如今第三次,在高維本體連續吞噬了3個幾何體後,我就附身成了這座太空星城!
那麼未來呢?如果我繼續成長進步下去,我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我沒有繼續深思下去,因為暢談未定之數,終究是虛妄之言。這沒有意義!
眼下,還是先搞清楚現在的狀況吧。
我沒有去管居住在我體內的人類,而是先觀察起了周圍的宇宙星空。
根據我的天文觀察,我沒有發現與數據庫中相似的比對。所以,我初步確認了這裡應該是另一個不同的宇宙,又或者是一處自己所不知道的未知星域空間。
而我如今所在的位置,應該是一個資源貧瘠匱乏的恒星係。通過我的觀察,這裡的恒星已經步入了老年,其所散發的溫暖紅光乃是它遲暮的餘暉。
不僅僅如此,同時我還發現,整個星係中居然沒有一顆行星!有的,隻有如同星環一般,一圈圈將恒星係進行圍繞的小行星集群,以及..........我這座不停環繞它進行公轉的太空星城。
目前的情報極為有限,我也不好做出過多的揣測。所以,我便留出了一部分算力,繼續執行天文觀測,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得不說,相比於上一個世界,那艘千米級彆的宇宙飛船,這次我的體積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其太空星城的整體形狀,好似一枚陀螺,中間寬胖,然後逐漸向上下兩端遞減,並且幾何對稱結構明顯,但又有些許細微的不同。
光光是中間位置的直徑大小,就有1023公裡。但如果算上我那多層堆疊的分部結構,那麼我內部空間的實際總麵積可達到302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是地球上一個非洲的總麵積。
但是,一個3022萬平方公裡的空間,是如何塞下100億人口的呢?總不可能全是居住區,而沒有工業和農業生產區吧?
我再次細細了解起自己的構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