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韓國滅亡一事,倒是有人提出過合縱攻秦一事,如今這種情況,隻有進行合縱,才能夠對抗秦國。
但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困難?
昔年的戰國四公子,如今已經全部死去了。
各國之間,都是奸佞橫行。
楚國有李園、趙國有郭開,魏國倒是沒有什麼奸佞,但單靠魏國,想要主持合縱,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今隻剩下五個國家了。
齊國可以直接排除在外,此前合縱,就沒有齊國的份。
楚國和趙國存在奸佞,不可能合縱。
隻有魏國和燕國?
還搞個毛線的合縱。
與其合縱,倒不如另謀出路。
魏國是怎麼想的,暫時不清楚。
反正燕國是這麼想的。
燕國地處偏遠,並沒有直接和秦國接壤。
就算秦國想要攻打燕國,也得先繞過趙國再說,反正有趙國頂在前麵,他們也不用太過擔心。
當然,秦國實在太過強大了。
也不能夠完全指望趙國,畢竟,韓國都已經被滅了,現在秦國攻打趙國又多了一條道路,趙國自身的處境就很艱難,保不準什麼時候趙國也覆滅了。
所以,必須得做些未雨綢繆的事情。
燕王喜是一個大聰明,他喜歡玩老一套的東西。
那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其餘國家當質子,以此來求取和平。
當年長平之戰後,燕國以為趙國弱小,遂起兵攻趙,結果,被趙國迎頭痛擊,為了求取和平,燕王喜不得不將自己的兒子燕丹送到趙國當人質。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燕丹在趙國的時候,似乎還和如今的秦王嬴政共患難過。
這是燕丹在趙國歸來之後,閒談之中曾說過的一件事。
現在,秦國虎視眈眈,曾經和太子燕丹一道當人質的趙政,更是成為了秦王。
為了燕國不被秦國針對。
將太子燕丹,這位秦王舊友,送到秦國做質子,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若秦王能夠念及舊情,和太子燕丹交好,那就更妙了。
一番思索過後。
燕王喜當即召來了太子燕丹,向著對方道:“太子,你去秦國吧!”
燕丹,“???”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表情包,否則的話,黑人問號絕對要出現在燕丹的頭上。
父王你這是幾個意思啊?
你難道不知道秦國已經覆滅了韓國,當此之時,理應聯合其餘國家,合力對抗秦國,唯有如此,才能夠擁有一線生機,結果你讓我去秦國,想要做什麼?
在短暫的疑惑之後,燕丹很快就知道了父王的意思。
當質子!
這事他熟啊,曾經他就在趙國當過質子,當時因為趙國經曆了長平之戰的慘敗,所以,對待他們這些質子很是不好,他和嬴政確實是共患難過,後來,是逃回的燕國。
他沒有想到,時隔多年,父王居然還玩這一套,準備再度讓他去當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