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居然還有人為嫪毐鳴不平。
嫪毐那可是謀反啊!
難道就憑借他是太後的親信,就放過嫪毐不成?
嫪毐謀反一事,可是當時很多秦國重臣都見到的事情。
此外,嫪毐的軍隊,更是打到了鹹陽,如果不是蒙武早有準備的話,鹹陽都要淪陷了。
呂不韋被罷免相位,也是有其原因,嫪毐就是呂不韋送到太後身邊的,可以說,嫪毐得勢,造成那麼大的動亂,呂不韋難辭其咎。
至於他將母親關在冷宮之中?
哼,作為他的母後,居然協助嫪毐謀反,想要殺死他這個親生兒子,這還不算什麼,此前還和嫪毐私通,生下了兩個孽子。
他僅僅隻是冷落一番母親,也沒有對其做什麼。
但在這些人口中,他的所作所為,都是錯的,他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個不仁不義的家夥。
這讓嬴政如何能夠忍受。
現在的他,已經徹底掌握了大權,心頭的傲氣,也是不由滋生了出來,他並不在意山東六國的詆毀,畢竟這些年來,山東六國在打不過秦國的情況下,隻能夠占占口頭便宜,通過各種謠言,來醜化秦國的形象。
在嬴政看來,所謂的強大,並不是靠言語來得來的,而是靠兵鋒、靠戰無不勝的士卒。
但,這一切卻不包括秦國。
當秦國人也開始相信謠言,當這謠言開始傳遞到朝堂之上,有官員開始就這謠言的事情,勸諫於他,讓他迎回母後趙姬,並且重新起用呂不韋,將相國之位還給呂不韋的時候,嬴政的心底怒火熊熊燃燒。
他當然是不肯聽勸。
本以為這些人會這樣放棄。
卻沒有想到,更多的官員站了出來。
這令得嬴政心頭的怒火更盛。
終於,年輕的秦王,最終無法控製住心頭的怒火。
他將刀劍,對準了勸諫於他的官員。
當殺戮一起。
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般,一發而不可收拾。
朝堂之上的矛盾,當即激發到了極致。
這是君與臣之間的矛盾。
除去昔日參加過加冠大典的重臣之外,其餘不明真相的臣子們受人蠱惑,選擇對抗起了秦王,秦王年輕氣盛,也是不願意服軟。
他選擇用強硬的手段來對抗這些大臣。
一時間,整個秦國朝堂之上,變成了一副血雨腥風的模樣。
除非是一方服軟。
但顯然,秦國的官員和其餘國家的官員也不同,他們尚武,不畏懼強權,尤其是在秦王先行對他們揮下屠刀,他們更是不願意向著秦王屈服。
受朝堂之上的氛圍影響,整個鹹陽,一時間也是變得格外壓抑。
當餘啟和驚鯢回到鹹陽之後,首先就是感受到了鹹陽的特殊。
驚鯢很快也是知道了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
“你對這些事,早有預料?”
驚鯢忍不住向著餘啟問道。
“我又沒有未卜先知之能,豈能夠提前知道會發生這些事情?”餘啟笑著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