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現在可是剛建國不久,遭遇了百年動亂的人們,終於享受到了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每一個老百姓,對未來都充滿信心,一起建設新社會的氣氛,更是格外的高漲。
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員工,聽說自己的公司要發展壯大,也是充滿了期待的。
原本無聊的會議,隨著何大清這麼一說,頓時變得激情萬丈起來。
“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陳雪茹也目光灼灼的看向何大清,神色除了期待就是崇拜。
不愧是她陳雪茹看中的男人,若是換做範金友那些人,恐怕能把現有的資產經營好就是燒高香了,而何大清呢,竟然要借此機會,將綢緞莊發展壯大,這可是了不得的誌向!
而且,不也正是陳雪茹一直想做而無法做到的事情嗎?
“其實啊,不管哪一行業,想要鶴立雞群,就需要做到三點。”
何大清看了一眼陳雪茹,衝著眾人說道,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
這話一說,眾人都懵了。
在場的,除了何大清和陳雪茹之外,他們對於經營根本一竅不通。
唯一沾邊的,也就是王會計了。
但王會計也隻懂得算賬啊!
而陳雪茹,聽到何大清這話之後,卻喃喃自語,回味無窮。
是啊,做生意,想要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就必須要有彆人沒有的東西,若是彆人也有的,就要比彆人做的更好,更強大。
陳雪茹沒想到,何大清僅僅用了幾個字,就將這道理明明白白的總結了出來。
“所以啊,接下來,我們正陽布業,要做兩方麵的準備。”
何大清道,
“第一步,我們最好收購一批染坊,從源頭上,減少成本,增加供應,如此一來,對我們的競爭力就有極大的作用。”
“第二步,便是服務和銷售。我們要在各大門店提升服務質量,增加產品的性價比。簡單的來說,同樣的產品,我們要比其他商家便宜,同樣的價格,我們能買比其他商家更好的布料。”
因為這兩年的發展,陳雪茹的綢緞莊,已經遠遠不止正陽門的這個門店了,還在一些夜校附近,也開了幾個門店,生意還不錯。
現在何大清接手,其實盤子已經很大了,若是借用公家的資本能力,趁機整頓一下產業鏈,倒是大有可為。
反正,除了陳雪茹的綢緞莊,四九城的其他布行,收歸國有也隻是時間問題,早入晚入,早晚都入。
與其等他們慢慢被收購,何大清倒不如主動出擊,將這些布業吞並,把正陽布業,打造成為了全京城乃至全國數一數二的布料企業。
“好,我支持!”
陳雪茹越聽越覺得震撼,之前何大清指點她,趁著掃盲活動,擴大綢緞莊的生意,陳雪茹就佩服何大清的商業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