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
今日是太孫殿下凱旋歸來的日子。
一大早,錦衣衛便已在城外四處封攔,驅趕閒雜人等。
在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員,武將勳貴,各部給事中,都察院禦史都站在外麵迎接。
而城內通往皇宮的主乾道上,也是擠滿了聞迅而來的百姓。
因為朱允熞回程走得慢,前方的相關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金陵城的街頭巷尾。
太孫殿下如何英明神武,料敵先機,用兵如神,新軍如何威猛霸氣,勢不可擋,皆已在百姓當中,廣為傳湧。
一戰破倭寇,二戰收鬆江,三戰燒老巢!
如此驚人的戰績,傳著傳著,便漸漸成了神話故事。
“當日曹國公當街攔截新軍,太孫殿下將其斬首。”
“而後,太孫殿下就開始施法,給新軍將士,都貼上了神行符。”
“刹時間,隻見新軍將士,疾步如飛,有若快馬。”
“從金陵城到嘉興城,尋常人要走半個月以上,可新軍竟隻用了四天時間,就趕到了。”
“當日嘉興城下,數十萬倭寇和反賊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人馬黑壓壓的一片,從頭都看不到尾,當時嘉興知府許東江嚇得瑟瑟發抖,緊閉城門,隻等一死,嘉興百姓,皆以為末日將臨。”
一名說書先生說道津津有味,有聲有色。
他尚未說完,有人質疑道:“先生所言恐怕不實。我那日斬曹國公之時,我也在不遠處看到,並沒有看見太孫殿下給新軍貼神行符。”
話音方落,立即有反駁聲響起。
“太孫殿下可是神仙轉世,他老人家施法,能讓你看出端倪”
雖說朱允熞如今不過七歲之齡,但既然大家都認為他是神仙,那便是活了幾千幾萬年也不足為奇,稱呼他為老人家,也自然而然。
不過,若是朱允熞知道的話,恐怕非常不願有人如此稱呼自己。
我才七歲呢,你居然說我老
這句話引來無數讚同。
“對,對,對!你不過是肉眼凡胎,如何看得到太孫殿下的通天手段”
“竟然敢質疑太孫殿下的本事,我看他才是胡說八道吧”
“井底之蛙,嘩眾取寵罷了。”
……
一連串的反對聲,將那名質疑者駁得無話可說。
說起來,立朱允熞為太孫,金陵百姓大多都參與了。
不少人還去皇宮外上書請求。
如今看到太孫這般了得,一個個頓時驕傲不已。
就好像看到自家的孩子出息了一樣。
聽到有人吹噓太孫殿下,都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甭管吹得多離譜,都不許有人質疑。
“倭寇沒有幾十萬吧我聽說隻有幾萬人。”
又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我怎麼聽說是一百多萬啊”
“我也聽說了。雖然不知真假,但絕對不止十萬人。”
“以前的倭寇,都隻有數百人,數千人的,這次怎麼就這麼多呢”
“廢話,人數不多,能占領鬆江府嗎以前有這樣的事嗎”
“對啊,聽說要不是太孫殿下去得早,不止是鬆江,嘉興,蘇州,杭州,湖州都要落入倭寇手中。”
……
百姓們議論著。
說書先生又繼續說。
“就在這時,太孫殿下率五百新軍將士,神行而至。”
“好家夥,隻見太孫殿下立於馬車前室,大聲怒斥道“大膽倭寇,竟然出兵作亂,犯我大明疆域,該當何罪”,話音一落,天地為之一變,四周黑雲畢至,日月無光,山河失色,雷霆滾滾而落。”
“五百新軍將士,一齊施展雷法,向著倭寇和反賊轟去。頓時將幾十萬倭寇和反賊轟得哭爹叫娘,狼狽逃竄,新軍乘勝追殺,殺得倭寇落花流水,死傷不計其數。”
說到這裡,人群頓時響起了一陣叫好聲。
“殺得好!”
“殺得痛快啊!”
“不愧是太孫殿下!”
“新軍真厲害!”
……
大家聽得痛快,打賞說書先生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數。
類似的說書故事,在京城各處皆可見。
眼下金陵最火的,早已不是三國故事,而是皇太孫傳奇!
諸如“神行赴嘉興”,“天雷滅倭寇”,“神降收鬆江”,“踏波燒海寇”……一個個故事,都是有鼻子有眼,越傳越神,越傳越離譜。
金陵城中,上至八十歲老嫗,下至三歲下兒,都對這些故事耳熟能詳。
金陵軍事學堂,也從被人質疑的對象,變成了無數人心中聖地。
其地位之崇高,還在國子監之上。
畢竟,國子監的監生,也就是讀書做官罷了。
金陵軍事學堂的學員,可是跟著太孫殿下學法術的,國子監如何能比得上
聽得今日太孫殿下率新軍凱旋歸來,金陵城已是一片沸騰。
從城門通往皇宮的主乾道兩道兩旁,裡三層,外三層,擠滿前來圍觀的人群。
其聲勢之壯,遠超朝廷任何一位大將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