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_漢臣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漢臣 > 第二八五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第二八五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1 / 1)

漢臣!

建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袁紹使臣在曹營主帳中率先提出奉天子在許,斷絕長安朝貢,劉伯和應為陳留王,不可再舉大義之旗攻城伐地。

同月,消息傳入荊州,劉表即召文武商議,眾人會於府堂。

“近幾日荊襄流言頗多,天下大宗爭議不定,爾等有什麼看法?”劉表飲茶作問。

蒯越聞言起身“明公,越以為當迎合袁大將軍,陳道此人絕非橫空出世,越屢次觀其用兵愈發覺得像一人。”

“哦,何人?”劉表第一次聽到陳道的名聲是漢中之戰,之後平涼、逐胡二策讓陳道威名於世,絕戶都督的稱號也廣傳於荊襄。

“已故的漢之大將軍張安!”

蒯越是招賢四子之一,在朝時常與張安討論兵法集略,雙方互有增益,平涼、逐胡二策讓蒯異度看到了張安的影子,故而大膽斷言。

“嘶!張仲定!”

不僅是劉表,蒯良也是一臉驚愕。

“不錯,以點打援,守點背襲,善攻不善守,縱觀天下能將快戰打到如此地步的隻有仲定先生一人。”蒯越以兵法著手道。

“若再配上向死的漢誌,寧國的決心,這的確與先生同出一轍。”蒯良以心智推斷道。

“這倒讓老夫甚是驚奇,天下真有這樣的人嗎?曹操才迎帝幾日,便做了當朝司空,獨攬兵政大權,若陳道真的是張安,劉虞又怎能做得太尉之職?”劉表與張安隻有數麵之緣,對其人不甚了解。

“若明公如此評價的話,那良也認為這就是仲定先生。”蒯良很少欽佩一個人到極致,張仲定是個例外。

“老夫觀你二人對張安如此敬重,為何要與之為敵啊?”

劉表向來是個多疑的和善人,不喜爭雄,隻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對此次大宗相爭的看法就是不參與,也不辯駁。

“正因如此,越才勸明公附和袁大將軍,長安朝廷兵多糧盈,且在數年前便已布防武關城,其誌必然要侵吞天下。

敢問明公,荊襄兵馬能否擋住長安大軍?”蒯越既受任於劉表謀主,自然要以荊襄立足為先。

“陳道用兵如神,涼騎勇冠天下,本將難以抵擋,故而本將不願與之為敵。”劉表眉頭緊皺道。

“明公雖不想與陳留王為敵,但陳留王偏偏要伐荊州呢?陳留王隨時有克滅荊州的實力,但明公卻無法反攻長安的可能。

故而明公必須附合袁大將軍,締結盟友之便,隻要陳道敢兵犯荊襄,天下諸侯定群起而攻之。這樣一來明公也有了反挾製陳留王的實力。”蒯越將以弱謀安做到了極致。

“異度所言有理,本將立即遣派使臣去許都,斷絕對長安的朝貢。”劉表琢磨不透陳道的心思,所以他也願意選擇一種更穩妥的求安方式。

繼,劉表驅使臣入許都,自表忠心臣服,第二次與袁曹締結同盟關係。

…………………………………

十二月中旬,曹操使臣抵達會稽山陰城。

是夜,孫策邀剿匪歸來的太史慈過府飲宴。堂中隻兩席,案上擺滿酒肉,二者相對而坐。

“兄長辛苦了,策為你斟酒。”孫策說話間朗笑起身。

“有勞明公了。”

太史慈雙手舉觴,做的謙卑,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的孫策已不是昔日與他營中校力的少年了。

“兄長不必拘束,此間又無外人。”孫策返回坐席,邀太史慈同飲。

“明公,末將此次剿匪……”太史慈將剿匪情況一一稟告。

“嗯!兄長做事向來妥當,策今日邀兄長前來是有事相議。”孫策聽完個中細節,才開口言事。

“明公請講。”太史慈正襟危坐道。

“兄長,策近日接到了袁術的書信,袁公路在信中大放厥詞,似有不臣之心,兄長認為策該如何回複?”

“此獠安敢如此?明公絕不可與之同流合汙,我等為天子牧方守境,怎可因私欲而做不臣?”

太史慈出於北中郎將營,張安的身體力行讓太史慈耳濡目染,在太史慈心中孫家人也在做匡朝寧國之事。

“哈哈哈,兄長所言極是,策早就想和此賊斷絕關係,如今正好以此為由。”孫策目生讚許。

“明公放心,若此賊來犯,末將願為先鋒。”太史慈拱手應答。

“好,策有兄長足矣。策還有一事要告知兄長,今日朝廷來使,曹操迎天子在許,策欲向天子朝貢,永世稱臣。”孫策平靜夾菜,餘光掃視太史慈神情。

太史慈聞言沉默,曹操迎立的天子必定是劉辯,而孫策閉口不提他所說的向長安朝貢之事,其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孫策見太史慈不言,又追加了一句“兄長,如今我等遠在揚州,對中原之事不甚了解,且大將軍袁紹、司空曹操都奉劉辯為天子,策也不好推脫啊!”

孫策想從袁術處獨立出來,必須結交盟友,張安遠在天邊,孫策隻能將目光放在袁曹身上。

“明公言之有理。”

太史慈無法辯駁,長安朝廷的是皇帝,難道許都的不是嗎?太史慈總不能因為一份舊情,將孫家基業拉入萬劫不複之地。

“兄長放心,待策穩定揚州局麵,滅了荊州劉表,定與張叔父會盟,幫漢室掃平天下。”

孫策許下一個無限期的口頭承諾,小霸王走到今天這一步,已經享受到權力帶來的樂趣,若讓他將江東基業拱手送人,那隻是玩笑話。

“慈願隨明公驅使。”

太史慈微微點頭,有些事看破不說破,留個念想總比絕望好些,昔年張安回洛陽,將太史慈薦於孫堅,起初那幾年太史慈以為這是一次借調,他一直在等張安召他回營的命令,但孫家人對他越來越器重,他再也沒有抽身的可能了。

“兄長,快請坐,父親給策留了諸多將領,唯兄長最合策的脾性,日後你我兄弟還需攜手共進啊。”孫策成長的速度超越常人,現在已經能熟練運用政治情感手段。

繼,孫策派遣使臣入許都,自表臣屬,為脫離袁術做了第二重的保障。



最新小说: 大佬重生獨寵妻 缺德係統逼著我搞事 夢回抗戰之山城獵諜 你一個死囚犯,咋成了國之重器? 快穿:太子殿下的掌中小魔女 解鎖物資空間後,我在農家養弟妹 方塊曆險記 讀心術:錦鯉崽崽帶劇本拯救全家 誰說創世神不是神? 江湖公敵,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