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觀武大會_怪客心刃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怪客心刃 > 第135章:觀武大會

第135章:觀武大會(1 / 1)

“石公子,請往這邊來。”在眾人或羨慕或嫉妒或帶著敵意的目光中,石承跟隨著知客的莊丁一路走到了北側的看台上。“請石公子坐在這裡吧。”知客把石承給帶到了北側看台上一個很適合觀看場地內情況的座位旁,比西漠國頂尖宗門的修士們更加地靠近韓衢的座位。旁邊的目光全部都投了過來,即便是石承,在眾人銳利的目光中也頗有些不自在。一個朱袍官員將知客召了過去,低聲嗬斥了幾句,為石承引路的莊丁嚇得汗都冒出來了,一邊連連點頭一邊辯解道:“大人,草民也是得到了莊主的指示,說是王上下了密詔,點名要讓那個西陸散修坐在那裡的,聽說都堂也是同意了這個決定的。”那個朱袍官員緊皺著眉頭,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什麼,片刻後他冷哼了一聲,揮了揮手把知客給逐退了。氣氛一時間頗為詭異,雖然最重要的客人們還未到場,但是幾個留在看台上服侍客人們的家丁已經很識趣地退到了最邊上。在經曆了短暫的不自在後,石承很快就穩了下來,他一邊啜飲著熱騰騰的飲子,一邊很友好地跟鄰座的客人們打招呼。借著喝飲子的時間,石承悄悄地掃視了一眼身邊的客人們,眼下到場的官員裡多是陌生臉,也就隻有韓渂這個王親是他認識的,上次一同參加詩會的官員隻到場了一個比較年輕的,於淵和曹景程目前都還沒有出現在這裡。官員們不屑地把頭轉了過去,擺明了一副不想跟石承搭話的樣子,大多數的修士們向石承投來的目光也蘊含著敵意。寥寥幾個了解石承的真正身份並想要交好一位丹師的修士們眼看著重臣和同道們這樣的表現,以及幾個禦史遠遠投過來的帶有威脅意味的目光,也紛紛打消了上來搭話的心思。盛德公韓渂坐在北看台的另一頭,也看到了石承的身影,迎著周圍同僚們投過來的好奇的目光,他搖了搖頭,一動也不動,甚至連眼睛都不往石承那裡轉一下。唯獨一個人有些例外。李仲用有些好奇的眼光打量了一下石承,隨後他溫和地開口問道:“這位小友應該就是治好了和城殿下的石公子吧”李仲門下弟子眾多,在京中為官的亦是不少。在抵達京城後不久,李仲就從前來拜訪自己的學生們口中得知了很多王城裡的新鮮消息,石承的事情自然也在其中。當然,由於西漠王韓衢在召見石承後便嚴令身邊的內侍們不得對外透露他和石承之間的對話,因此李仲倒是並不知曉石承前日裡在韓衢麵前的驚人之語。石承在走上看台的時候也注意到了李仲,他並沒有跟著李仲和韓渂一同進來,因此也沒看到知客報李仲名字的場景。石承雖然不知道老人的真實身份,但李仲的身上的穿著卻給了他很深的印象。這位和藹可親的老者並未穿著官服,而是一身灰白相間的文士袍,腰間則是掛著禦賜的腰帶。….“正是晚輩。”石承答應了一聲,心中卻在盤算著老人的來曆。“這位老者的聲音有些耳熟啊,好像在哪裡聽過。未著官服卻有禦賜腰帶,莫非是個已經致仕的重臣”李仲身旁的一個年輕官員看著石承那不卑不亢的表情,心中很不舒服,便忍不住主動開口說道:“這位是文遠伯李公,是我們西漠國的文壇大宗師,桃李滿天下,今上在年幼時也曾在東宮的書室那裡聽文遠伯講過課。”當文遠伯這個頭銜進入石承耳中時,石承一瞬間恍然大悟,也想起來了他在哪裡聽過老人的聲音了。石承對於西漠國元老重臣們的封號並沒有什麼了解,但唯獨文遠伯李仲是個例外。“居然是李仲!”石承心頭也是一震,他微微一躬身,很是一板一眼地行了一禮,“晚輩見過李翁。”李仲笑嗬嗬地說道:“都是過往的事情了,老夫久居漠中,但和城殿下的病情也多有耳聞。石小公子一劑藥便治好了和城殿下,足見醫術精湛。”“前輩過獎了。”年輕官員心中仍有不滿,“素聞西陸國家在禮之一字上與我聖教國家理解不一,今日一見,果然如此。”“若是在王朝時代,契塔人可是比你們東陸國家想象的還要講究這些,禮之一道最早還是從西陸那裡盛行起來的。”不過這些話石承也隻是在心裡說說,他並不想跟年輕官員爭執起來,飽讀詩書而又年輕氣盛的士子在和彆人理論起來時可是能一整天合不上嘴的。李仲見氣氛有些微妙,連忙打了個圓場,拉著二人一起坐了下來。年輕官員不太想和石承坐在一起,再加上他是禮部的官員,大會的一些禮節上的事務還需要他去處理,因此在恭敬地和李仲說了幾句話後,他就告辭離開了。石承看著年輕官員遠去的背影,有些尷尬地笑了笑,道:“看來晚輩在這裡確實不受歡迎。”“畢竟是現在這節骨眼上啊。”李仲歎了口氣,“唉,按道理說,苛政橫行,霸道治國,其罪在君上、在佞臣、在鷹犬,而非在平民。公子的來曆老夫略有耳聞,藥師商會的俠名,老夫在南荒也是聽說過的,又怎能把公子和暴君及其手下的鷹犬視作同類呢”“”石承撓了撓頭,片刻後才反應過來李仲到底在說什麼,他的心中感到有些震驚,“敢問李翁可曾去過西陸李翁看上去對西陸的事很是了解。”“哦,這倒是不曾,不過老夫平日裡研究過很多和你們西陸有關的書籍以及邸報專欄,也曾有幸前往大魏與默林先生探討過西陸的事情。”“默林徐默林”石承的眉頭微皺,看向李仲的眼神也變得複雜了起來。“沒錯,默林先生從小就在西陸長大,年輕的時候到了大魏,之後就定居了下來,他的文采在天都城裡麵可以算得上是一流了,很多大魏土生土長的士子在作詩寫詞方麵都還不如他,默林先生對西陸的了解也是大魏國中第一。”李仲的臉上滿是讚許之色,“唯獨讓老夫感到遺憾的是他在聖教經義上還是欠了些火候,不過這一點倒也不能求全責備,畢竟和東陸的大家們相比還是少花了十八年的功夫。”….石承沉默了一會,隨後略有些冷淡地說道:“在諸神時代,清微天尊曾對弟子們說過,讀書者當行萬裡路,這也是很多北西陸人都知道的一句神言。李翁未來若是想要多做一些和西陸相關的研究,晚輩以為還是得親自去西陸走一走,這樣心中當會更有一層體會。”石承把自己的情緒藏得很好,話也說得比較模糊,李仲一時間也沒聽出來石承語氣上的變化,笑著點了點頭,感歎道:“老夫心中也是有這個願望的,年少時就曾夢想能走遍三洲五海,但是壯年時卻被俗事纏身,結果到老了卻連南荒的西麵都沒有踏足過一次。”石承把話題引了開來,問道:“今日之會乃是貴國的武林盛事,不過卻未見貴國朝堂大員前來此處。”石承在落座後便一直留心周圍,他發現坐在北側的官員們大多是身著綠袍,除了韓渂和幾個一看就知道是宗室出身的官員外,至今還未見到身穿紫袍朱袍的官員出現。李仲笑著說道:“朝堂大員們肯定還是會有人來的,畢竟淵流使團今天也要來。”老少二人又聊了會天,大概一炷香的時間過去後,演武場外突然響起了肅穆雄壯的禮樂,眾人的目光都不由得看向了演武場的入口。很快,官員們便齊刷刷地站了起來,隻留下一眾江湖修士們還傻愣愣地坐在原地。兩個衣著華貴的祝家莊丁快步走了進來,二人同時深吸了口氣,朗聲道:“禦駕到!大魏總督府到!淵流使團到!”修士們連忙站了起來,看台上一時間變得亂哄哄的。“武夫就是武夫,一點禮法都沒有,跟一窩麻雀似的。”聲音來自站在石承身後不遠處的一個禦史,話音雖小,但石承聽得很清楚。禮樂聲變得高昂了一些,很快,兩排穿著五花八門的青年男女們踏著穩若磐岩的步伐先行走了進來,東、西、南三側的看台上爆發出了一片喝彩聲。石承定睛看了一會,心下也已經了然了,“聽說這次觀武大會的主角是兩國宗門年輕一代當中的精英,想來這些修士應該就是那些宗門派出來的參賽新銳們了。”石承不由得多看了這些修士幾眼,然後就懶得再看了,雖然有幾個年輕修士在刻意隱藏著自己的修為,但是仍然瞞不過石承的眼睛。“到底是南荒,刨去個彆名宿,看台上和看台下的半步宗師加起來恐怕一個巴掌都不到。不過淵流國那邊的人倒是有些意思,儘管他們派出來的人裡麵也沒幾個半步宗師……嗯,看來他們這次隻是打算過來陪著走個過場,畢竟把對麵打得太難看可沒法增進兩國友誼。”在年輕的修士們入場後,禮樂的聲音一下變得恢宏雄壯。兩架乘輿和一頂華麗的官轎在三撥打著不同國旗的侍衛們的簇擁下緩緩走進了場內,站在遠處的石承心裡很清楚,乘輿和官轎裡分彆坐著韓衢、淵流城主以及魏國南荒總督府的代表。跟隨在乘輿後麵走進來的是排列整齊的兩國官員,淵流城那邊武官為多,因此看上去也比西漠的官員們要明顯精神上不少。與西漠和淵流國相比,總督府的官轎後麵很是冷清,似乎魏國那邊今天隻來了寥寥幾人陪著走走過場。“好家夥,原來今天要來的大員們都跟著兩國的國主一起來了。奇怪,怎麼到現在都沒有見到黃原是情報有誤還是他臨時改主意了”石承努力地克製著自己思考時喜歡拍膝蓋的習慣,心中閃過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怪客心刃............007...23.(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詭異複蘇:開局成為地府大佬 時間神探 俏美婢腰細腿長還貼心,果斷拿下 山晉江湖,我全家都是黑道 通天仙錄 綜武:開局天選,我選擇修道 一杆一餌釣一人,一河一坊連萬界 假千金好瘋!下鄉後惹糙漢日日寵 從霍格沃茨開始重新做人 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