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史可法卻是紋絲未動,依然穩穩地跪在地上,朗聲道:"陛下,微臣情願就這樣跪著回話。微臣身材魁梧高大,若是貿然站起身來,恐怕會高出這禦座許多,如此一來,便有失君臣禮數了。"
聽到這番話,崇禎皇帝不禁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道:此人怎如此拘泥於這些繁文縟節,簡直就是迂腐至極!不過,他也並未再多說什麼,隻是淡淡地回應道:"隨你便是。"
接著,崇禎皇帝再次發問:"那麼,你究竟想要向朕進諫何事呢?
隻是你不過是一個郎中,不要說錯話。台下可多的是你這種已經死了的郎中。"
崇禎皇帝雖心中明了史可法想說什麼,卻仍故作不知,他知曉史可法定然不會有什麼良言,可他還是想要一問,若不想理會他,也可如之前對待瞿式耜那般,尋一孔武有力之武將,不顧江湖道義,亦不讓他言語,欲自刎亦是不能,直接如拎小雞般,將其拎出殿外。
可崇禎皇帝還是想聽聽他說些什麼?
史可法挺直身軀,麵色凝重地開口說道:“臣並不懼怕言語失當,亦無懼身死之禍。想當初,陛下早已明言,絕不會因臣子之言而加之以重罪。”他目光堅定地直視著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微微眯起雙眼,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威嚴地插話道:“朕所言的確不假,但朕也說過,若有人膽敢以言辭激怒於朕,那麼革除官職、查抄家產乃至發配至海外南洋之地等懲處手段,依舊是必不可少的。”
聽到這番話後,史可法不禁稍稍愣神,話語稍有停頓。但很快,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愈發無所畏懼了,有些話是非說不可!”此時的他,雖然仍保持著應有的禮節和恭敬,但已不再如剛剛走出朝班時那般氣勢洶洶,情緒反而顯得頗為平靜。
緊接著,史可法再次拱手施禮,緩聲問道:“臣鬥膽請問陛下,在先帝大行之際,是否曾經對陛下您言道‘汝弟當為堯舜’?此事可否屬實?”此刻的史可法,聲音沉穩有力,仿佛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崇禎皇帝聞聽此言,臉上露出沉思之色,片刻之後緩緩點了點頭,回答道:“天啟皇兄臨終前的諄諄教誨以及殷切期望,朕時刻銘記於心,從未敢有半分遺忘。雖說朕自知難以比肩堯舜之聖德,但每日每夜皆在以其為楷模,不懈努力效仿。隻是不知史愛卿今日突然提及此事,究竟所為何意啊?”
隻見史可法緩緩地伸出他那略顯蒼白卻依舊有力的右手,朝著自己的身後穩穩地一指。他麵色凝重,眼神之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不滿。
"天子一怒,血流漂杵,百官喪命伏屍於皇極殿,這難道會是堯舜那樣聖明君主的所作所為嗎?
陛下啊,您今日殺得倒是痛快淋漓!
僅僅因為戶部、工部、兵部郎中以下各級官吏貪墨些許軍餉,導致那群冒然進攻建奴最終戰死沙場的軍士們無法得到應有的撫恤和公正對待,您竟然一氣之下斬殺了他們共計一百零八人之多!
那遼南鎮的官兵也有取死之道,未經朝廷允許,就敢貿然進攻建奴。
先鋒營全軍覆沒,未嘗不是他們輕敵冒進的結果,火器質量問題並不是主要原因。
劉興祚兄弟倆不反思己過,竟然還有臉進京,指責三部官員。
實在是武夫跋扈亂政的苗頭!
您這樣做,無非是想替那些英勇捐軀的軍士們報仇雪恨。
然而,陛下您有沒有想過,您如此行徑,雖然暫時安撫了天下九邊重鎮將士們的心,但與此同時,難道就絲毫不擔心會讓朝廷內數以千計的大小官吏心寒膽顫嗎?
倘若今日這般先例一開,日後一旦邊疆戰事再度爆發,將士們隻要稍有挫敗,恐怕就會有那等奸詐狡猾之人,仿效今日之舉,率領著一兩百個受傷殘弱的軍士進京告狀。
到那時,陛下您莫非還要繼續偏聽偏信一麵之詞,再次大開殺戒,誅殺眾多百官以討好一兩個邊鎮總兵官,妄圖以此來穩固軍心嗎?
可是長此以往,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以及天下各府縣的道台文官們,還能剩下多少可供您殺戮以取悅那些驕橫跋扈的士兵將領呢?
陛下此舉,乃是獻媚於武人!
五代時期,正是由於武人專權亂政,才致使社稷傾頹,百姓如豚犬耳,這慘痛的曆史教訓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啊,陛下您熟讀史書,怎會對此視而不見呢?"
“陛下啊!您今日這般行事,雖說能暫時贏得邊鎮將士們的忠心,但這絕非長久之計呀!您難道不知道嗎?如此做法,無異於養虎為患呐!要不了多久,我大明王朝恐怕就會陷入外有驕橫跋扈、難以駕馭的驕兵悍將,如同唐末那些藩鎮勢力一般,尾大不掉;而朝內呢,則儘是些心灰意冷、離心離德的廷臣,他們個個都心懷去意,根本不願意為陛下您全心全意地效力,不過是敷衍了事罷了。
等到那時,陛下您可就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啦!即便您胸懷中興大明的壯誌雄心,又能如何呢?隻能空自嗟歎,無可奈何啊!”
史可法這番話可謂是義正辭嚴、慷慨激昂。然而,崇禎皇帝聽完之後,尚且來不及做出任何回應,站在一旁的獨臂將軍劉興治卻已是怒火中燒。
這劉興治雖然身為武將,但也算是粗通文墨,他一聽便知,眼前這個白白淨淨的戶部郎中,分明是在含沙射影地指責自己兄弟二人,把他倆比作那五代十國時期,視君王性命如草芥、肆意弑君殺主的無恥武夫。
喜歡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請大家收藏: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