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時,運動館外麵的小廣場上已經是張燈結彩,熱鬨不已。
原本說的聚餐,因為參加的各國大使館越來越多,變成了整個使館區的聚餐。
據統計,有20多家駐華大使館參加了此次聚餐,每個國家都擺出了一張自己的展台,然後圍成了一圈,擺上了各自的特色美食和工藝品等,變成了一場美食和文化的盛宴。
華夏WJ部反應也很快,派出了第一副部長曾賢斌帶隊的工作人員也參加了聚餐,並且組織了在京城的各大菜係及各少數民族人員來準備特色美食及特色才藝。
看來是有借此機會,把這個活動辦成使館區聯歡晚會的意思。
曾賢斌來到運動館小會議室的時候,陳晉正在和萊諾夫人商量合作的事情。
兩個人對合作推廣華夏武術一事已經達成共識,準備在法蘭西首都巴黎成立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主要經營武術表演、武術比賽、武術題材影視劇製作、武術人才培養等。
至於為什麼去法蘭西創建公司,這不是明擺著嗎?你在華夏在京城成立,業務也拓展不出去啊。
武術表演主要說的是到世界各地表演,這裡麵的人員主要從什刹海體校及港島葉問的弟子中選拔,肯定是優中選優,不僅要有很好的觀賞性,還要有很強的實戰性。
去彆的地方,尤其是有自己傳統武術的國家表演武術,相當於去砸場子啊,人家當地的練武之人會忍著嗎?如果沒有實戰高手隨行,在你表演的時候挑戰你,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如果不接受,那不是砸了招牌?
如果接受了卻打輸了,那也是砸招牌。
所以到時候組建幾個團隊,分彆對應不同的方向,比如漂亮國一個團隊,歐洲一個團隊,亞洲一個團隊,分彆安排表演人才和實戰人才,幾個團隊之間也可以有競爭,遇到大型活動也可以聯合起來。
武術比賽那就純粹是實戰型人才了。
當前世界流行的搏擊運動是拳擊,空手道大賽、MMA、K-1等搏擊比賽此時都還沒有成立。
拳擊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
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有著許多有關拳擊的記載。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到第三屆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現代夏季奧運會,男子拳擊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
近代由於西方的崛起,拳擊運動逐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拳王。
近代拳擊是以英格蘭拳擊家詹·姆斯菲格(1695至1734)為先導,他在1719年成為第一位英格蘭拳擊冠軍。
1867年約翰·肖爾托·道格拉斯侯爵(1858年英格蘭拳擊冠軍)將規則整理出版。這份規則規定:“禁止足踢、頭撞、牙咬、摔跤動作,被擊倒在地的運動員必須在10秒鐘自行起立,否則就判為失敗。”這份規則於1891年被世界公認。
從此拳擊運動才真正地在世界上法典化起來。
19世紀末,拳擊運動在美洲、歐洲流行起來,並在社會上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華夏武術要宣傳出去,必須參加世界範圍內的武術比賽,打出自己的威名,首選目標就是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