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建國之後,已經進入了法治社會,和平時期沒有了土匪暴徒,打架鬥毆都是違法的,更何況是仇殺搶劫等重大犯罪行為。
所謂俠以武犯禁,正是如此。
沒有了練武自保的需求,練武也不能帶來收益,所以練武的人就少了。
國術被閹割也正是根源於此。
前世很多體育運動發展的規律告訴了世人,真正要想一項運動得到長足發展,必須要有市場,而且是規範成熟的市場。
暹羅國的泰拳為什麼能一直發展,直到前世他穿越前,泰拳可以稱得上是最流行的格鬥運動之一,不僅暹羅國內有很多比賽,養活了很多拳手,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比賽。
至於拳擊,就更不用說了,世界上獎金最高的比賽項目,漂亮國職業全網爭霸賽就是其中之一,獎金高達數千萬美刀。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獎金高昂的比賽,拳擊運動才能蓬勃發展。
而華夏建國後,比武項目已經被禁止了,隻剩下一些運動比賽,比賽的項目還都是套路,比如傑特李獲得過的全國武術比賽冠軍。
這些練武之人已經算是體製內的人了,他們的壓力和國外的職業選手比起來差得太遠,可以說沒有生存壓力,國家也不允許他們練習殺招,於是殺招被失傳了,國術被閹割了。
但是光有比賽,沒有一個成熟規範的比賽機製也不行,運動還是沒辦法健康發展。
有一個反麵典型就是華夏的男足。
華夏男足可謂是運動項目發展的反麵典型。
華夏足球的發展也經曆過幾個階段,簡單分類的話可以分為舉國體製下體工隊階段和商業化階段。
體工隊階段時,華夏男足還是亞洲強隊,儘管對上K國隊總是輸,但是對上倭國隊還有很大勝算,對上東南亞那些國家,還可以視為魚腩,是華夏男足的刷分對象。
但是商業化之後,華夏男足在2002年之後每況愈下,直到陳晉穿越前,已經是遇到東南亞球隊都打不贏了,被暹羅隊打了個5:1,被Y國隊打了個3:1,幾乎到了亞洲墊底的存在了。
而幾乎與華夏同時開展商業化改革的倭國,到了陳晉穿越前已經有400多名旅歐球員,注冊的足球人口達到了90萬,而華夏呢?隻有區區8000人。
商業化改革30年後,華夏男子足球幾乎算是滅亡了。
原因在哪裡?
根源就在於沒有一個成熟規範的比賽製度,足協也好,資本也好,都可以通過聯賽撈取經濟利益,這種情況下誰還會去遵守規章製度?
規章製度落實不公平,隻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有華夏男足的前車之鑒,陳晉當然不希望國術也落得這個下場。
現在他要整合國術界,有兩個優勢,第一個優勢是他地位高,深得安如山同誌的信重,譚潤峰同誌也很信任他,不用擔心被彆人摘桃子或者走後門施壓。
第二個優勢是他武藝高。
作為競技運動,權力很重要,但是最終還是要靠能力說話,他的武藝能確保他在國術界的話語權。
有這兩個優勢在,他有信心在他有生之年讓國術恢複到巔峰時期,並且和拳擊、泰拳等一較高下。
想了想,他提筆在紙上寫下了“華山論劍計劃”六個大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