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晚上就能賺好幾天的錢,大排檔老板也是豁出去了,帶著老婆連續不停地炒粉炒麵炒菜煮湯,連軸轉了半個多小時,才把陳晉等人的飯食準備好。
最後把湯端上陳晉麵前的桌上時,他的雙腿雙手都在打顫了。
要說這個顛鍋也是很消耗體力的。
然後就看到老板夫妻兩個坐倒在爐子旁邊,老板娘給老板擦著汗。
老板有氣無力地擺手道:“阿梅,彆給我擦了,你自已也休息一下吧。”
老板娘手雖然很酸,但還是搖頭道:“沒事,我不累。”
老板笑了笑道:“今天能賺兩百多呢,夠給阿耀他們交學費了吧?”
老板娘高興地點頭道:“嗯,夠了呢。”
想起家裡八歲的兒子阿耀和七歲的女兒小菊,夫妻倆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夫妻倆個都是從粵省老家逃過來的,好不容易在這裡安頓下來,還生了兩個孩子,對他們來說,自已再苦再累都沒事,就是擔心孩子的未來,所以每天再苦再累,還要麵臨社團的壓榨,他們都要堅持下去,好好賺錢,然後把自已的孩子送去學校讀書。
此時的港島還沒有實行免費教育,實行免費教育要到1970年代末了。
此時的港島教育還比較複雜,學校的類型很多,有私人學校、公辦學校、團體學校,不過大部分都是私人學校,公辦學校很少,還有一些教會學校等團體學校。
這邊的學校算是團體學校,因為大部分人都是這些年從粵省過來的人,有一些條件較好的人捐錢辦學,主要為這些老鄉的孩子提供教育機會,免得他們當一個睜眼瞎的文盲。
這一方麵當然是獻愛心做好事,也有團結同鄉的目的。
眾所周知,這一帶現在是三不管地帶,治安非常混亂,如果他們不捐錢助學,這裡這麼多的孩子都會沒有書讀,沒有文化就沒有出路,最終男的可能會瞎混,甚至加入社團,成為不穩定因素,而女孩更簡單,最終隻能淪落風塵。
他們這些比較有錢的,要賺錢也很艱難,都還是在這一片開工廠、作坊賺錢的,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但是他們也擔心,這個地方混亂以後,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不安全的,就當是花錢消災了。
有了這個認識,這些早一步先富起來的人湊了一些錢,就把學校辦起來了。
當然了,相對於這一片十幾萬人的人口規模,要上學的孩子至少上萬人,要建一所容納這麼多學生的學校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這裡的人因為老家不同,也分為不同的群體,他們都是各自團結起來的。
於是很多規模不大的學校建立起來了,隻不過錢還是不夠,條件也很簡陋,要想去讀書,也還是要交錢,隻不過交的錢相比私人學校會少一些。
不過華夏人注重教育的通性是不會改變的,隻要稍微有點條件,他們就會把孩子送去讀書,為了孩子的前途,他們吃再多的苦都願意。
老板娘夫妻倆在暢想未來,陳晉等人卻在大快朵頤。
今天來的人,除了伊蓮娜等法蘭西人,其他華夏人基本都是北方人,對於這種重油炒出來的炒粉炒麵炒飯很喜歡,不過他們要擔心吃多了會上火。
可能是因為餓了,所有人都吃得很開心,看起來都在埋頭苦乾。
這時幾個打著赤膊的年輕男子從公路上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