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_翦商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翦商傳 > 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

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2 / 2)

周昌“哦”了一聲,向前望去,果然見到南麵宮牆之下,有一群人正在侯府大門外候著,為首之人正是虞閼。

莘甲等人的車馬緩緩行至侯府門前,莘甲正要下車,耳聽虞閼對身邊下人說道“快去稟告侯爺知曉,貴賓已至!”那下人“唯唯”連聲,遂入府中去了。

虞閼待到莘甲、周昌下車,立刻迎上前來深深一揖,說道“二位大人,晚輩已在此恭候多時了。”

莘甲二人還了一禮,均道“有勞世子親迎,何以克當?”

薑夫人、太姒等也下車來到跟前,莘甲又為虞閼作了引見。虞閼請眾人入府,莘甲等謙謝了一番,便同虞閼一道走進侯府。

進入侯府之後,眾人先經過一座大殿,周考一看便知這是虞侯家的宗廟之所。當時無論天子還是諸侯,其宮廷之中都是這般“前廟後寢”的格局。虞閼帶著眾人,繞過宗廟,來到中央一處大庭院中。

周考進了庭院,立時見到在宗廟大殿之前擺了五口刻有卷龍紋飾的大圓鼎,鼎下焚以柴薪,鼎中沸水翻滾,白色的霧氣從鼎口不斷彌漫四散。

在這幾口銅鼎以北不遠處,則陳列著諸般樂器。其中有一件是編磬,周考雖然知道名字,卻還是第一次見著實物。這編磬乃是一個半人高的木架,木架的橫梁下懸著五塊大小不一的磬石,與這編磬相比,先前琬姒送給周發的那套石磬就真的如小兒玩物一般了。而在編磬之旁,又有一個木架,架上插著五支宛若銅鈴一般的樂器,此物名叫庸,後世的編鐘即是由此演變而來,不過周考卻不認識,隻覺十分稀奇。其他諸如琴、瑟、笙、鼓之類,周考俱是知道的,自也不必多提。

這時一個穿著玄端服飾、生得又白又胖的中年男子,率著一眾男女迎了過來。莘甲、周昌見了此人,都上前行禮道“拜見虞侯大人。”薑夫人、太姒等一乾人也都跟著行禮,周考見虞侯頜下留著短須,麵上皮膚光滑細嫩,心道此人定是平日養尊處優慣了,隻怕連門都很少出。

這虞侯名叫夢延,與莘甲、周昌同朝為官,因此都是認識的。虞夢延笑著還禮,說道“周侯大人、邑守大人,寡人有失迎迓,實在是失禮了。”

莘甲道“虞侯大人誠摯相邀,我等都是足感盛情。”當下莘甲又為虞夢延引見了薑夫人、太姒等人。

虞夢延也將身後一位中年貴婦請上前來,介紹說“這是寡人之妻。”那婦人對莘甲等人行了一禮,道“妾身乃有娀氏之女,父家姓狄(注3商周之時,女子皆以父姓為尊,從當時青銅器上留下的金文來看,稱呼女子多以其父姓。而妻隨夫姓的習俗,是漢朝以後的事情)。”

莘甲等人都肅然起敬,也對那婦人行禮道“原來是狄夫人,失敬、失敬。”這有娀氏是上古時的名門望族,商人祖先契的母親名叫簡狄,據說便出自有娀氏,自可說得上是名聞天下了。

接著虞夢延又喚過狄夫人身旁的一位少女,說道“這是小女玥媯。玥兒,快來拜見二位世伯。”

那少女走上前來,向莘甲等人行禮。周考見玥媯生了一張圓臉,與虞侯有幾分相像,然而她杏目含春、粉臉帶俏,雖不及琬姒那般清麗脫俗,也可稱得上是珠圓玉潤豔若嬌花。他暗想虞侯的女兒叫做玥媯,那麼虞侯定是姓媯無疑了。

莘甲看了看玥媯,讚道“虞世子固然是一表人才,想不到玥媯小姐也生得這般標致。虞侯大人生了一雙好兒女,當真是羨煞旁人啊!”

虞夢延笑道“邑守大人謬讚了。小女性情頑劣,雖至及笄之年,卻還不曾許得人家,所以也未行及笄之禮。”

莘甲道“以玥媯小姐這樣的資質容貌,虞侯大人何愁找不到乘龍快婿?”

虞夢延拱了供手道“承大人吉言。”然後他側過身來,擺出延請的手勢,對莘甲等人道“朝堂之中已設好筵席,有請諸位到堂上稍坐。”

眾人隨虞夢延來到朝堂之上,隻見堂內筵席分為東西兩列,賓客的席位在西,主人的席位在東。周昌見客位的筵席正好七個,心中想到看來虞侯早已將我們一行的人數打聽得清清楚楚,準備得甚是周到。

於是一眾人分賓主落座,莘甲坐下後發現自己身下的筵席竟有三層。當時的筵席一般為兩層,鋪在下麵的一層稱筵,上麵一層稱席,而諸侯則可以在筵上鋪兩層席,以示地位尊崇。莘甲身任邑守之職,尚未承襲侯位,虞侯如此布置,那是以諸侯之禮來招待莘甲了。

虞夢延與眾人寒暄了幾句,說道“眾位請稍待片刻,容我先行祭祀之禮。”說完他與虞閼起身出去,留下狄夫人和玥媯在堂上作陪。飲宴之前需祭祀正是當時之俗,以示不忘祖先之故。

這時虞侯府中的庖饔之屬,將事先宰殺切割好的犧牲放入那五口圓鼎中。當時所用的犧牲,一般為牛、馬、羊、豕、犬之類,置於鼎中熬煮成羹湯,卻不放入任何調料,這就是所謂的“大羹”。待祭祀完畢,再在“大羹”中加入調料,即可作為宴上佳肴。同時又有那酒人將祭祀用的齊酒供奉於宗廟之內。齊酒共有五種,分彆是“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合稱為“五齊”。另外,祭祀時還要用到“脯醢”,就是肉乾和肉醬,也是由“臘人”和“醢人”專門負責。周考見到虞侯府中的各色廝役仆豎們來往穿梭,人數恐怕不下一、二百人,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而侯府中的樂工們也已來到庭院中,操起各自的樂器演奏。所奏之曲,周考卻是聞所未聞。他此時坐在太姒身邊,便小聲問道“母親大人,這支曲子孩兒從沒聽過,不知叫什麼名目?”

“此曲名為‘韶’樂,共有九闕,據說是從舜帝之時流傳下來的。那是虞人的曲子,我也隻是在殷城時才聽過那麼一、兩次而已。”太姒指著一人說道,“你看那個吹奏鳳蕭的,便是‘韶’樂的首席樂師,其餘樂工都是伴奏。因此‘韶’樂又被稱作‘蕭韶’。”

周考見那鳳蕭之管約有十數根之多,按照管身長短順序排列,係在一起形同鳳翼一般。此即後世所謂的“排簫”,又名“參差”。鳳蕭之聲一起,早有一男一女手執鷺羽葆幢,在庭院中蹁躚起舞,其姿輕靈飄逸。兩個舞者時而奔跑追逐,時而交頸纏綿,或分或合,若即若離。周考看了一會,忽然自言自語道“這是鳳凰來儀之象啊。”

琬姒正坐在周考右首處,周考的聲音雖然很小,卻還是被她聽見了。琬姒轉過頭來,看了周考一眼,卻恰好和周考目光相對。周考不知何意,便道“表妹,難道我猜的不對嗎?”

琬姒搖了搖頭,卻並不答話。她心中暗想表哥這般聰明,一看便知這舞蹈中的蘊意。

過了一會,鳳蕭聲調一轉,編磬之音大作,跟著便見到一大群舞者湧將出來。這些人有的頭戴羽冠,有的身披獸皮,將那一鳳一凰圍在中間。他們圍作一圈不停轉動,不時地竄高伏低,似乎對圈內二人有頂禮膜拜之意。

這時周發口中哼哼唧唧地說道“這群人扮作飛鳥走獸,卻不知在搗什麼鬼。這樣轉啊轉的,又有什麼意思?”

琬姒在他上首,笑著說道“這是百獸畢集之意。中央的鳳凰代表聖人降世,四周的鳥獸象征天下臣民對聖人恭順擁戴——這聖人就是舜帝了,韶舞便是用來彰顯舜帝功德的。”

周發歎了口氣,悄聲對琬姒道“父親原說是到虞侯府中來赴宴,怎知來了這麼許久,卻隻是看人跳舞奏樂。我們周人飲宴的時候,偏沒有這些無聊的規矩。”

琬姒掩口笑道“表弟可是腹中饑餓?這些飲宴時的禮儀,自古皆然。你且忍耐一會。”此時日已至中,堂上諸人均是粒米未進,而周發年幼體弱,故而有些支持不住。

而周考心中卻在想這韶舞中的聖人是指舜帝嗎?那麼聖人降世應該是吉兆啊。為什麼父親占卜出“天命在西,聖人出世”之兆,卻又說吉凶難料呢?

周考正思索之際,忽聽蕭聲變弱而鼓聲漸隆,他心中一驚,暗道這鼓聲中怎麼隱隱含有殺伐之意?抬眼望去,庭院中的鳳凰與百獸俱都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手持短戈盾牌的武士。這些武士不斷變換隊形,有時像在行軍,有時像在布陣,有時像在設伏,有時又像衝鋒。莘甲和周昌二人都看得麵帶笑容,如癡如醉。

周發卻是牢騷不斷“這段舞還不如剛才的鳳凰來儀好看,這就叫做每況愈下了。”

琬姒道“這一段講的是南方蠻族不服舜帝教化,舜帝於是率兵平定三苗的故事。”

他二人說話間,卻見到虞夢延和虞閼從宗廟中出來,向著朝堂走來。琬姒道“你看,虞侯來了,看來祭祀已經結束了。”

那虞夢延來到堂上,說道“祭禮已畢……”周發聞言心中一陣暗喜,卻聽虞侯繼續道“請行獻酢之禮,以謝來賓。”

此言既出,周發隻覺兩眼一黑,險些暈倒在地。


最新小说: 戒斷反應 下山尋雙親,我靠相術斷生死! 高武:表白99次,我升到滿級 野火吻星辰 流放,侯門棄女淪為通房丫鬟 穿成錦鯉假千金,獵戶夫君夜夜加餐 獸世巫女成團寵,修羅場全員黑化 侯府庶子:最強錦衣衛,隻手遮天! 開局被仙子逆推,覺醒吞噬武魂 留學三年,瘋批少爺跪著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