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長孫無忌指使大臣韓瑗上疏勸諫李治:
“自古娶妻以賢,更何況天子呢?皇後是母儀天下,善惡由她而生。因此,嫫母輔佐黃帝成就王業,妲己卻傾覆了殷紂王的江山。
《詩經》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臣每次研讀史書,常常引起慨歎,沒有想到今日陛下去立武昭儀為皇後,這讓後世人將如何看呢?希望陛下仔細地考慮,不要被後來的人所譏笑!假使臣的話對國家有益,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當年吳王不采用伍子胥的意見,結果吳國滅亡了,姑蘇成了廢墟。臣擔心天下臣民失望,國家殘破為期不遠了。”
長孫無忌又指使大臣來濟也上表勸諫說:
“自古君王立皇後,應選擇名門禮教之家的淑女,才符合天下臣民的期望。所以周文王迎娶太姒,才有《關雎》的教化,百姓蒙受福祚;漢孝成帝放縱**,把婢女立為皇後,使國家社稷傾覆。希望陛下明察!”
李治對這兩位大臣的勸諫猶豫不決。
許敬宗在朝廷上大聲揚言:
“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要換個媳婦,更何況天子想換立皇後,跟其他人有什麼相乾,何必提出異議呢?”
武媚娘讓人把許敬宗的話講給李治聽,李治聽罷還是猶豫不決。
一天,李積入宮覲見,李治問道:
“朕想立武媚娘為皇後,褚遂良固執己見,認為不可。褚遂良既是顧命大臣,事情該怎麼辦呢?”
李積回答道:“立皇後陛下的家事,何必再問外人呢?”
於是,李治拿定了主意,下詔令:
一是,將褚遂良貶為潭州都督(潭州,今湖南長沙),沒多久,又被貶為愛州刺史,四年後,褚遂良被賜死在愛州(今越南清化)。
二是下詔書:
“王皇後、蕭淑妃謀劃毒死朕,把她們廢為庶人,她們的母親和兄弟,一並流放到嶺南;免掉故特進、贈司空官銜的皇後父親王仁佑官職。”
群臣們看到顧命大臣褚遂良都被貶官,於是都見風使舵地紛紛進奏表請求冊立皇後,李治於是就順水推舟地下《立武昭儀為皇後詔》: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
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鑒悉,每垂賞歎,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後。”
這一日,李治詔命司空李積攜帶皇後玉璽冊封武媚娘為皇後。群臣們都在肅義門朝拜了新皇後。同時,大赦天下。
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前皇後王玉燕與蕭淑妃一同被廢,一起被囚禁在皇宮的彆院裡,
有一日,李治有些想念她們,私下到囚禁她們的地方,看到彆院的房間封閉得很嚴密,隻在牆壁上挖個洞傳送食物,皇帝心裡有些哀憐,就呼喊道:
“皇後、淑妃在嗎?”
王玉燕哭泣著回答說:
“我們因獲罪而被貶為官婢,怎麼能夠再有皇後、淑妃的尊稱?陛下如果還念以往的情分,想讓我們重見天日的話,就請求陛下把這彆院命名為回心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