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坤鬆了一口氣。
待分時k線顫顫巍巍的漲至674時,他再次喊道:“差不多了,我們賣出吧!”
股價隨即出現回落。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劉磊坤繼續說道:“蕭振,等股價接近前高時用大單買入一筆,將股價快速拉起來,其他三人用中小單配合好。”
“收到!”
四人齊聲回道。
待股價衍生出第三次上漲行情,其它路資金逐漸意識到,這隻股票極有可能在接下來的交易時段裡再次出現漲停。
於是乎,搶籌的人們又多了一些,股價上漲的速度再次加快。
雖然不知道後續會不會成功漲停,但總有一些人鐘情於這種所謂的“半路板”操作策略。
在他們心底深處,始終懷揣著一個夢想,那便是所買入的股票能夠一飛衝天、強勢漲停。
倘若股票如願以償成功漲停,那麼這些選擇半路介入的投機者將會擁有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相對較低的持倉成本。
然而,如果事與願違,他們同樣需要承受相應的風險和損失。
同理,掃板、排板這兩種方式同樣具備半路板所不曾擁有的優勢——漲停這個結果能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確定性。
漲停的股票有炸板的可能嗎?
有的。
所以是一定程度上的確定性。
至於究竟應該如何抉擇,這種事情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言歸正傳,待“關月股份”的股價漲至8時,通過分時走勢圖不難發現,此時的分時k線似乎已經呈現出漲勢乏力的跡象。
再進一步觀察分時盤口的數據信息,可以清晰地看到賣出資金正在逐步增加。
與此同時,買入資金與賣出籌碼之間基本保持著一種脆弱的動態平衡狀態。
眼看著股價即將掉頭向下,劉磊坤毫不猶豫地高聲呼喊起來:“快,大單買入,直接推動股價上板!”
說罷,他當然不會隻是呆呆地站在一旁乾看著那些交易員們緊張忙碌地操作著。
隻見劉磊坤眼神專注而果斷,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緊握的那個公司賬戶裡的所有資金一股腦兒地全部打了出去!
緊接著,他的手指如同疾風驟雨般迅速在鍵盤上跳躍,眨眼間便完成了從公司賬戶到個人賬戶的切換。
進入自己的賬戶之後,劉磊坤更是動作嫻熟、一氣嗬成地以漲停價格填報了一筆一萬手的買單,之後便是靜靜地等待著股價能夠如預期那般順利漲停,以便及時將這筆買單頂上。
個人賬戶中的這些資金可不是用來真正買入這隻股票的,它們唯一的使命便是牢牢封住漲停板。
實際上,像這樣利用彆人的資金來維持股價漲停的情況在股市中屢見不鮮,主力們更是深諳此道。
而作為提供幫助的一方,自然也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出借資金。
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其中必然存在著某種利益交換。
就拿這次來說吧,劉曦嫣早在事前就已經向劉磊坤支付過相應的“利息”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僅僅兩分鐘過後,令場內交易者為之振奮的一幕出現了——“關月股份”最後的一筆賣一訂單終於消失得無影無蹤!
此時此刻,整個盤麵上隻剩下眾多焦急排隊等候買進的買盤在整齊劃一地排著長隊。
就在這時,劉磊坤瞅準時機,毫不遲疑地打出了第一個一萬手的買單。
幾乎與此同時,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連掛出了第二個一萬手的買單和第三個一萬手的買單。
沒有第四個了……
看著賬戶中還剩下幾十萬的可用資金,劉磊坤苦笑了一下,沒有再操作了。
他看向分時盤口上的封單數量,喃喃道:“還是十一萬多一點的買單,看樣子今天應該是穩了。”
隨後他看向屏幕右下角的時間,“十點零八分的漲停,也還行吧。”
就在此時,原本平靜如水的盤麵之上毫無征兆地湧現出了一筆數量驚人的一萬手賣單。
這筆巨額賣單一經出現,瞬間打破了市場原有的寧靜氛圍,仿佛一顆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層浪。
坐在電腦前緊盯著屏幕的陳慧婷,被眼前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花容失色,她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高分貝的尖叫:“劉總,有”
一旁的劉磊坤自然也是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筆異常的賣單。
他眉頭緊皺,目光如炬,沒有絲毫猶豫和遲疑,口中果斷下達指令:“快撤單,賣出!”
與此同時,他的雙手如同疾風驟雨般在鍵盤上飛速敲擊,以最快的速度撤回自己個人賬戶所申報的買單。
然而,劉磊坤這一連串迅速而果斷的操作,就像是在本已波濤洶湧的湖麵投下了更多的石子,引起了連鎖反應。
其他買家見勢不妙,紛紛跟風撤單;而那些與劉磊坤處於對立麵的對手盤,則趁機大肆賣出手中的籌碼。
一時間,“關月股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