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農家小娘子!
今天的許嬌嬌開場不吆喝了,而是轉身去了一家書店,花了幾文錢,找老板寫了幾張紙的字,掛在了棚子麵前。
許嬌嬌倒是想自己寫,又怕表現得太突兀,能低調點就先低調點。
她讓書店老板寫得是,許氏枇杷膏,以及許氏枇杷露。
她是現代人,有商標意識,果子昨天摘了一次,今天早集就泛濫了。
指不定今天她的枇杷膏枇杷露一上市,沒過幾天,就被聰明人給模仿出來了。
縣城裡的人肯定比鎮上有文化的多,幾個大字招牌,一掛上,不用吆喝,人就開始圍觀過來了。
“咦?許氏枇杷膏?是什麼東西?吃的嗎?”
“免費品嘗?!這是免費品嘗幾個字吧!走,過去看看……”
二丫昨天跟許嬌嬌賣過果子,有經驗,顧客們一過來,她就開始大聲介紹起來了。
“大叔大嬸,大哥大嫂們,過來瞧瞧,過來看看嘍,免費品嘗野枇杷果子,新下樹的野枇杷果子,酸甜可口嘍,還有手工熬製的枇杷膏、枇杷露,都可以免費品嘗,買不買不要緊,好不好吃也是您說了算!夏天來了,喝一口免費的清熱解渴的枇杷露,就是福氣啦……”
小姑娘脆生生的叫賣聲,頓時吸引了一大片的行人們。
縣城裡的人不比小鎮上,圍觀的人一多,就容易出亂子。
許嬌嬌讓許老四現場維持秩序,怕出現插隊或者多拿等現象。
但凡來免費品嘗的人,都是先給兩個果子品嘗,或者一小木杯的枇杷露喝。
“咦,這果子酸酸甜甜不錯,比我以前吃過的好吃多了!果子怎麼賣?”
“這枇杷露,就是個酸湯水吧?不對,還有股果子的清香味,喝了一口,汗都下了一半去了,不錯。老板,這枇杷露怎麼賣的?”
一波免費品嘗之後,對味口的人都紛紛問價。
“枇杷果子五文錢一斤,枇杷露也是五文錢一碗,各位鄉親,枇杷是好東西,果子能生吃,吃了生津止渴,唇齒生香!用它熬製的枇杷露或者枇杷膏,那就更好了,枇杷露有利肺消腫的功效,是夏天避暑的好東西。”
一斤果子兌水能熬兩斤露,一碗大約隻有半斤左右,露的成本不高,就是拖了這麼老遠過來,才值錢。
如果現場熬的話,許嬌嬌也能隻賣上三文錢一碗。
“行,給我一斤果子先。”
“我渴了,給我來一碗露……”
二丫負責秤果子,都秤得很足。
不僅如此,秤完還要手裡抓上幾個,送出去。
送得沒幾個,但是顧客們心裡高興啊!
許嬌嬌負責舀枇杷露,一大土碗,滿滿當當。
正午的天氣,在縣城忙活完了大半天的渾身是汗的漢子們,喝一碗帶著一絲井水涼意的枇杷露,就跟喝飲料似的,彆提多舒爽。
“舒服!”
“雖然比酸湯貴了兩文錢,但這碗夠大,份量夠足,還有果子清香味,是個新鮮名堂,還有潤嗓子的效果,可以了。”
“湯喝完了,可惜不能帶,那果子給我帶兩斤回去,給家裡的娃娃嘗嘗鮮。”
“小姑娘,你那竹筒裡裝得是啥?咋不給我們也免費品嘗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