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四周,看著台下那些已經開始竊竊私語的大臣們,王霄笑了“宣詔。”
他隻是看了一圈,就明白了自己現在的身份。
毫無疑問,許願係統這次給他安排的身份就是祖龍。
祖龍就祖龍吧,反正跟祖龍很熟悉,應該不會介意才對。
話說許願係統每次給他安排的身份都不一樣,更是不會提前告知。
王霄詢問的時候,也是以隨機挑選來做推脫。
這種推搪的話,王霄肯定是不信的。
不過係統不願意說,他隻好自己尋找著其中的規律。
現在的話,既然這次安排的身份是祖龍,那完成願望的難度基本上就降至為零。
王霄的體質與精神雙雙破百,遠超常人十倍以上。
如此強悍的免疫力與生命力之下,隻要不是猝死,活個百多歲簡直不要太輕鬆。
不過唯一值得計較的,那就是時間太過太漫長了。
王霄這邊想著心思,那邊已經宣詔完成。
宗室與百官的代表出頭,行禮感謝。
至於之前詔書的內容,是冊封身旁的趙姬為太後,左手下方單獨而坐的文信候呂不韋為丞相。
再有就是各種封賞,各種安排。
聽完這些,王霄就已經知道身處何時了。
這是秦莊襄王病死,華陽夫人一係被驅逐之後,正式的登基為王的大典。
看著謝恩的百官,王霄有些呲牙。
他若是早來哪怕一天,也不會在這份如此重要的詔書裡麵,把所有的權利都交給趙姬和呂不韋。
在正式加冠禮之前,大秦的君權就通過這份詔書,轉交到了趙姬和呂不韋的手中。
麵對著對此龐大的權利,哪怕是父母兄弟都不可能放下心中的貪念。
基本上曆朝曆代的外戚乾政都是如此。
皇帝年幼的時候代為掌權,皇帝長大之後又舍不得放棄。
結果要麼是外戚全滅,要麼是換個皇帝。
至於趙姬,她的所作所為早就寫在了曆史書上。
而呂不韋的話,本事和野心也都是有的。可他隻能算是個權臣,算不得梟雄。
不過也都無所謂了,有王霄在這裡,他們無論如何都翻不出花來。
大典結束,王霄起身離開章台宮,在上百寺人與甲士的護衛下返回了寢宮。
從現在開始,他的身份依舊是秦國大王。不過工作卻不是帶領秦國繁榮富強,而是學習。
“都退下。”
在案幾前坐下,王霄揮揮手讓服侍的人全部出去。
等到四周安靜下來,王霄伸手敲著案幾,考慮著接下來的行動。
理論上來說,王霄什麼都不乾,整天醉生夢死的熬到一百歲都可以安心的完成任務。
不過這種事情很明顯不符合他的性格。
鹹魚是不能做的,總得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才行。
王霄做的第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看書。
上古先秦時期,是華夏思想爆發的一個時代。
所謂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可不是誰便說說。
比起後世被儒家一統天下之後的那種死氣沉沉,這是真的有著真材實料。
不過秦末的戰火,外加兩漢時代的曆次摧殘,使得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沒能流傳下去。
甚至於,就算是流傳下去的,也有很多是偽造或者乾脆殘缺的。
王霄很喜歡看書,對於知識非常渴望。
這些後世之中甚至就連名字都沒能傳下去的著作,說什麼也不能放過。
現在有時間了也有條件了,當然不能放過。
至於說帶著大秦橫掃天下什麼的,按照步驟走就是了。
這反倒是最不困難的事情。
鹹陽城內,所有都在關注著王霄的力量,很快都得知新任的大王非常老實。
整天都是待在寢宮之中讀書學習,完全符合他在詔書之中所承諾的形象。
呂不韋放心了,成了丞相外加仲父的他,開始獨斷專權,掌控整個大秦的權利。
他門下的那些人,從王綰到樊於期,從姚賈到嬴昇都是拿到了實權。
尤其是王綰,出任秦王謁者,也就是掌握了秦王與外界聯係的通道。
沒有飛天遁地的本事,秦王是彆想和皇宮外的人取得聯係。
誌得意滿的呂不韋,準備寫一部自己的著作。
這時代的人對於寫書都有著執念,因為這是彰顯自己功績能力,同時還是傳遞自己的思想的重要步驟。
春風得意的呂不韋,正在忙著編寫‘呂氏春秋’,準備通過這本書來宣揚自己的治國理念。
然後,皇宮裡麵來人了。
太後趙姬,請呂丞相入寢宮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