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十餘人,有時數十人。沒太詳細查詢過。”
“一點成本意識都沒有。”王霄甩了下馬鞭“現在苦工那麼貴,而且還不好尋找貨源。你們自己都不懂得珍惜,還算是什麼少府。以後苦工沒了,你們自己上去乾活。”
少府就是辮子戲裡麵的內務府,規模更加龐大。
王霄減免了全天下的賦稅,可這是指的田稅。山川湖海與收藏貢獻方麵,那全都是屬於皇帝的。這其中就包括有全天下的礦產。
這就是家裡有礦,還是有著全天下的礦。
鑄造錢幣的是少府,冶煉銅鐵的也是少府,就連王霄弄出來的紙張印刷什麼的,還是少府。
少府的收入能力,比起朝廷來說也是不逞多讓。
其麾下有大量的田地,就是皇莊,從糧食到肉食蔬菜瓜果一切產出。
有著數不清的工坊,甚至還有直屬的兵馬。
就像是現在工地上的這些監工,換上甲胄兵器,把苦工們都給組織起來,那就是能打仗的軍隊。
“以後這種惡劣天氣就不用開工了。”
雖然從未想過要住進來,可這種給自己蓋的墓地,還是讓王霄很是不爽“控製損失率,苦工削減一半送阿房宮那邊去。”
秦漢時代裡,講究的是事死如生。
蒙恬等人都對王霄如此輕視自己的身後事感到不解。
不過這個時候的王霄,威望之高早已經是到了無人敢於質疑的程度,他們當即應聲領命。
“陛下,風雪越來越大了,不若去往甘泉宮暫且歇息如何?”
隨行的蒙恬,小聲的勸說著。
這不是大軍出行,也不是皇帝移駐避暑。雖然就在鹹陽城附近,可身邊隻有不足百人,還是這麼大的風雪天。蒙恬本能的想要尋求安全。
隻是,身為馬背上皇帝的王霄,哪裡會在意這個。
他可不是那些長於深宮婦人之手,何不食肉糜的廢物。
離開了驪山皇陵,王霄眯著眼睛四下裡打量一番,抬手指著遠處的一座村落“去那邊。”
已經許久沒有離開鹹陽城,難得出來一趟的王霄,想要近距離看看此時大秦的百姓們,生活狀態究竟是如何。
來到村落前,當地裡正已經帶著村民手持刀槍堵在外麵,警惕的打量。
看到來人全都是秦軍裝束,這才鬆了口氣的上前行禮。
上百匹戰馬奔馳的威勢,動靜太大。
“這裡是鹹陽城左近。”穿著常服的王霄詢問“你們在怕什麼?”
裡正有些唯唯諾諾,卻是不敢說話。
王霄轉頭看向了蒙恬。
蒙恬歎了口氣“冬日百物凋零,總有些鹹陽城內的勳貴子弟閒著無聊到處惹是生非。”
這麼一說王霄就明白了,閒急了沒事乾,又輪不到上戰場的勳貴子弟,就會四下裡禍害鹹陽城周邊的百姓。
雖然王霄一直在致力提高平民的地位,可這麼多年的傳統還是沒辦法一下子扭轉的。
貴族不把平民當人看這種事情,依然是此時的主流。
點了點頭不再言語,王霄翻身下馬直接走進村子。
風雪之中,並沒有急著進屋,而是打量著腳下的道路,看著四周的房舍,甚至還進了人家的糧倉地窖,仔細查閱過冬的糧食儲備。
雖然隻是穿著常服,可村裡的百姓們,依舊是畏畏縮縮的躲著,不敢言語。
“路修的不錯。”王霄在不大的村子裡轉悠了一圈,最後終於是走進了裡正的家裡“說了這麼多年的先修路,看來至少在鹹陽城周邊還是有用的。”
“是,陛下。其實全天下各處郡縣的路都修的不錯。畢竟是百姓們的家門口。”
裡正家裡人很多,幾個兒子媳婦,外加十幾個孫子孫女的很是熱鬨的。
很明顯,這些小一輩的都是王霄減稅之後暴漲的人口。
再過些年,等到他們長大起來,整個華夏的人口數量就會發生一次跳躍式的爆發。
裡正家裡人都被趕去了屋裡,王霄與隨行的蒙恬等人坐在正堂圍著火爐烤火。
端坐在木板上的王霄,看著眼前的火爐笑了“你們去各家各戶看看,是不是家家戶戶都能燒上火爐,再看看燒的是柴火還是燒的煤。”
有王霄在,過冬神器的鐵皮爐子,自然而然的會出現。
而且他深知水土流失的可怕後果,所以早早的就在關中各地推廣燒煤,逐步禁止燒柴火。
外出的人回來稟報,全村八十戶人家,七十二戶燒火爐子用煤,那八戶人家則是用火塘。
王霄的麵色有些沉凝“這還是在鹹陽城附近,都沒能完全普及。再遠一些,估計一半燒煤的都沒有。你說,原因是什麼?”
“陛下,燒柴的話,出去尋找就有。燒煤的話,是要花錢買的。”
免費的和收費的,你會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