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槍械的產量如何?”
“日產三十支以上。現在正在試行分工製,每個人隻負責一件工作,而不是從頭做到尾。熟練之後,產量必然會提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
看似不多,可在孫傳庭看來,這樣的好東西哪怕隻有一杆,也遠比往日裡的一百杆更有用。
“這是我編纂的使用火槍與冷兵器軍隊戰術手冊。”
王霄將自己的經驗書交給了孫傳庭“好好學,好好用。熟練應用之後,這個時代沒人能打得過你。”
表麵上,孫傳庭自然是給麵子的接下了。
可實際上,他的心裡卻是再說‘我打了一輩子仗,還用你個毛頭小夥子來教授不成?’
等他回到家,吃飯洗漱考校兒子功課,忙碌完了這些之後。才有空到書房翻看王霄給他的小冊子。
這一看,就收不住閘門了。
王霄曆經萬千世界,當然不可能拿現代世界的理論什麼的去給孫傳庭。
時代不同,背景不同,做事自然也是不同。
現在的王霄,不可能去做生搬硬套的事情。
他寫的作戰手冊,自然是非常符合這個時代的背景。甚至就連行文方麵,也是滿滿的時代氣息。
內容足夠有吸引力,自然而然的就會讓人看的入迷。
等到第二天一早,終於是徹底看完領悟完的孫傳庭,鄭重其事的將小冊子鎖進了自己的百寶箱內。
這東西,日後除了他的長子之外,誰都沒有機會再看到。
在這個時代裡,這種做法是所有人都認可的。
到了以後,這就是他們孫家的傳家之寶了。
之後孫傳庭在軍營之中見到了兩萬新兵。這與他之前所見過的新兵截然不同。
這些新兵的素質不錯,而且士氣是明軍之中罕見的高昂。
詢問之下才知道,不僅僅是餉銀定的高,給的及時。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分發了屬於各自的土地。
如果他們戰死,這些土地將會由他們的兒子來繼承。並且獲得一片固定麵積的田地作為撫恤。
如果他們因傷退役,那隻要他們活著就不需要交稅服徭役。
如果他們立下功勳,不獎勵銀子,但是會按照甲士首級來分發田地。
孫傳庭立馬就明白過來,這就是翻版的大秦軍功授爵授田製。
仔細想想的話,如果能夠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那必然會鍛造出一支真正的強軍。
冷兵器時代打仗,說白了就是將士們不怕死,將帥不是沙雕,戰術和武器裝備不落後人家一個時代就行。
看上去很容易,王霄在許多世界裡也是多次做到過。
可那是因為他是個掛壁,知道該去做什麼。
當地人的話,根本就沒有他這樣的條件。再加上人心莫測,一心隻想著自己的人多了去了。那就隻能是依靠名將的個人能力來整合。
孫傳庭罕見的遇到了各方麵都大力支持的環境,不敢置信之下很認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訓練新軍。
他被稱為名將,訓練軍士的確是有一套手段。
當年剛剛到關中沒多久,就生生的拉出了一支秦軍來。並且在子午穀的出口伏擊了高迎祥的精銳兵馬。
不但一戰打垮了萬餘精銳騎兵,更是生擒了闖王高迎祥。
孫傳庭的能力沒問題,而這次的環境更是超出想象的好。
他的熱情爆發,嚴格訓練一個月之後,就征集了眾多民夫攜帶糧食,開拔前往中原。
吳又可帶著數百醫師跟著大軍一起出發。
京城的瘟疫的確是被控製住了,甚至北直隸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安穩下來。
但是外麵更遠的地方,依舊是瘟疫橫行。
所以吳又可他們攜帶大量藥材,一方麵是為孫傳庭醫療支持。另外一方麵則是沿路救治瘟疫爆發的地區。
這次王霄給自己的定位很明確,就是從戰略方麵幫助大明的百姓。
所以孫傳庭去打仗,他並沒有跟著去。
至於為什麼選擇幫助大明,除了孫傳庭這個許願人還在大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比起李自成與後金來說,崇禎皇帝算是最看重百姓的。
閱曆豐富到王霄這種程度,早已經返璞歸真。誰對百姓好,他就幫誰。
再說戰略方麵的事情,王霄找到了湯若望。
就是那個被麻子臉稱為湯瑪法的湯若望。
這也是一位牛人,從遙遠的德意誌來到這裡,幾十年間曆經了大明與後金,起起落落最後葬在了利瑪竇的旁邊。
王霄找他也很簡單,就是請他幫忙牽線搭橋,去和濠鏡的教會聯絡。
他以崇禎皇帝的名義,答應教會的一些要求。而條件,就是請教會幫忙從南美洲那邊運送大量這邊急需的農作物種子。
彆的東西都不要,他隻要土豆和甘薯的種子,大量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