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一箭雙雕的好計策。
以往都是做獵人的江春,很是不滿自己被人當作了獵物看待。
他也不兜圈子了,乾脆利落的說“諸位,咱們一起向京城裡送信,請咱們背後的大人物們出麵,把那林如海給調走。”
這才是江春的真實意圖。
所有人都知道呂劍仙是為林如海做事,若是林如海走了,那自然也就沒道理留下來,出力不討好的繼續打擊私鹽。
隻是,想要調走林如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事兒內閣都決定不了,隻能是由那個在鹽商們看來剛愎自用的皇帝親自決定才行。
而想要說服皇帝,那需要極為龐大的力量。
鹽商們自己是不可能有這種能力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背後的靠山們出麵。
他們的靠山來源很複雜。
從內閣閣老到親王貴胄,從宮中太後到權勢嬪妃,從勳貴世家到太上皇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真能把這股龐大的力量全都發動起來,哪怕是皇帝也得避讓。
隻是,人家憑什麼幫你呢。
呂劍仙隻打了江家啊,除了倒黴的鮑家被順帶著打了一棍子之外,彆人都沒有損失。
而動用背後的靠山,那可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那是多少年來無數銀子喂出來的利益交換。
動用這麼大的代價隻為了幫你?
幾個菜啊,喝成了這樣。
最後商議的結果,是其餘七大家全都拒絕了江春的要求。
請靠山幫忙這種事情,都是用在自己家的危急關頭的時候。
沒人願意去拿自己的人情幫忙他江春。
至於江春一直強調的威脅論,在其他人看來不值一提。
等林如海和呂劍仙,真的對自己家下手的時候再說。
其他人都離去之後,江春的大兒子氣憤的破口大罵,說這些人鼠目寸光,不會有好結果雲雲。
“行了。”
江春閉著眼睛坐在椅子上,沉默片刻之後說“你拿著我的信去京城。”
他的大兒子心中一驚“父親,這是要請太上皇出麵?”
“除此之外,彆無他法。”
大周朝現在的上層環境,是太上皇與皇帝並立。
這位太上皇做了四十年的皇帝,雖然對外宣稱是盛世,可實際上卻是驕奢靡費,把之前兩代君王留下的家底給敗壞的差不多了。
十多年前民怨沸騰,又恰逢天災橫行。各地流民無數,扯旗子造反的也是越來越多。
當時的大周朝已經算是風雨飄搖了。
而當時的太子,則是在京城發動了兵變,想要學李世民。
具體的原因和經過被強勢壓製下來,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兵變失敗,而當時的皇帝宣布退位成為太上皇。
太子被廢,不過並沒有被殺。而是成了義忠親王老千歲,被圈禁至死。
最讓人不解的是,當時並不出眾的現任皇帝,居然出人意料的脫穎而出,登上了皇位。
這其中必然是有著無數的刀光劍影與陰謀詭計,隻不過當事人不是死了就是諱莫如深。外麵的人,都不知道具體的經過究竟如何。
當時賈家居然說也是牽連其中,榮國公賈代善在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
而當初賈代善在賈源死後襲封的是榮國公。可他臨終上本皇帝,請由長子賈赦襲爵的時候,卻是隻襲承了一個一等將軍的爵位。
賈家並沒有為此爭辯什麼,而是選擇了接受。
爵位是按公侯伯子男往下排列,而且還分一二三等。
賈代善自己是原位襲爵,可到了他兒子這裡,卻是直接被降到了一等將軍。
對了,還有寧國府那邊,更是跌到了三等將軍。
這種安排,毫無疑問就是懲罰了。
至於原因,很明顯是當初賈家深度參與到了廢太子之事中。
皇帝給他們這種的降爵,就是對他們的懲罰。
所以說,賈家的衰落,實際上是從賈代善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之所以當時皇帝沒有直接下手,一方麵是時局不穩,不能到處開刀下手。
還有一方麵,則是四王八公都是軍功封爵,在軍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才沒有直接處置掉。
從那時之後,現任皇帝實行改土歸流,實行攤丁入畝,實行耗羨歸公等等一係列的手段,這才讓風雨飄搖的大周朝,逐漸穩定下來。
不過太上皇雖然退位,可依舊是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江春彆無選擇之下,隻能是動用這個最後的靠山來解決這次的危機。
隻是,有一點他不明白的是,王霄從頭到尾就沒想過要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