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著儒家倡導的天地君親師裡的親字,哪怕是為了麵子,皇帝也得供養他們。
而王朝存在的時間越長,宗室繁衍的數量也就越多,帶來的沉重負擔也就越大。
像是二百多年的大明,現在據說有記載的宗室就高達近百萬之多。
這些人全都嚴格按照規定發放俸祿的話,朝堂財政能直接破產。
實際上到了崇禎年間,宗室的俸祿已經逐漸停發,全靠他們自己去謀生路。
上層的那些王爺們還好,各個在封地都是土皇帝。
可下層那些宗室,比起尋常百姓來說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明末造反的隊伍之中,都有大量的朱明宗室參與其中。
王霄的意思是,把這群理論上可以討要欠薪的宗室,都送到海外去開拓土地去。
打下來的地盤,名義上是大明所轄,可內裡卻是允許他們自己開發。
崇禎再問“那城中的勳貴”
“什麼勳貴。”
一說到應天府的勳貴,王霄就氣不打一處來。
大明百姓們養了他們二百多年,他們的祖先也的的確確是驅逐韃虜的英雄。
可曆史上這些家夥的表現,簡直就是令人作嘔。
韃虜還沒過江呢,他們就急不可耐的跑去投降。
之後被廢除一切,所有家產也全都被搶走。除了留下了條小命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如此恥辱的表現,不但對不起供養他們錦衣玉食的百姓,也讓他們那些驅逐韃虜的祖先抬不起頭來。
“所有勳貴,全部廢除爵位。”
王霄乾脆利落的處置掉這些寄生蟲“家產查抄。除了曆年俸祿之數外,多餘的全部沒收。田產也是如此,按照他們家的人口數,每人可分二十畝田地,足夠養活他們自己了。”
“對了。”王霄想了想跟著囑咐“從今往後,大明再無世襲之爵位。所有爵位全都改為榮譽爵位。投胎投的好這種事情,要徹底斷絕掉。”
他也知道這種事情在他離開之後,崇禎死了之後估計就會被逐漸荒廢掉。
因為人的天性就是如此,理所當然的要照顧自己人。
可明知道如此,事情也得這麼做。
就像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一樣,得給這個世界後人一個遵循祖訓的基礎。
“是。”
說實話,崇禎是不太讚同的。
因為他可是有好幾個孩子,估計以後還會有更多。
他也想要照顧自己的子孫後代啊。
不過此時當著王霄的麵,自然是什麼都不好多說。
停頓了一下,崇禎接著說“應天府的大臣們”
“這個需要區彆對待。”
“馬士英這樣的,可以留用。阮大铖那樣的,抄家送他上路。”
在許多野史之中,馬士英被辱罵為亂國奸賊。
可實際上此人堅定抵抗韃虜入侵,輾轉各地不停與韃虜激戰。
最後負傷被俘不肯投降,被韃虜剝皮填草身殉大明。
這樣一位深具氣節的大臣,居然被汙蔑為奸臣閹黨,儒家的筆杆子真是顛倒黑白,無所不用其極。
而阮大铖則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他卻是在應天府主動提議投降韃虜。
後世儒家筆杆子卻稱讚他寫詩寫的好,文采斐然。對其為人氣節,卻是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
明末真的是一個妖魔鬼怪輩出的時期。
“出兵護衛宣傳隊和政務隊去江南各地,分田分房廢除奴籍。各地士紳,尤其是東林黨的那些,一個都不能放過。燒了東林書院,要把東林黨徹底鏟除。”
東林黨的大本營就是在江南。
他們一開始的時候,隻是一群小年輕聚集在一起暢談大明該走向何方的民社。
後來隨著影響力逐漸擴大,那些真正的大佬們加入其中,將其當做對抗皇帝的工具。
到了現在,東林黨已經成為了江南各地士紳們的代言人。
因為掌握著筆杆子和宣傳渠道,在江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其影響力,甚至大到了可以聚集百姓圍攻衙門,事後居然還能被人稱讚為‘為民請命’的程度。
至於原因,是因為衙門想要對士紳加稅。
他們這個為民請命的民,自然不是被讀書人蔑稱的泥腿子了。
“你把東林黨裡麵那些名氣最大的都給挑選出來,組成一個使團派他們去長安見李自成。”
王霄對待流寇也是分人的,像是張獻忠等人,屬於要剿滅的一類。
而李自成這樣的,真要跟他開戰必然會導致大量的傷亡與混亂。
哪怕王霄親自動手乾掉了李自成也是一樣,因為曆史上李自成死了之後,他的大順軍依舊是和韃虜激戰了數十年。
所以,王霄準備讓李自成走人,去西邊開拓新的生存空間。
至於那些東林黨人,則是摟草打兔子。
“你給李自成寫一封秘信,讓他把整個使團都一起帶走。就說這些讀書人,都是送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