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還意味著不停培養實習生的職責。
說老實話,那些在省級電視台吃皇糧的攝影師、音響師、現場編導、以及各種工作人員,會突然發現他們那點手藝已經遠離市場好大的距離。
競爭是比不過這些商業化團隊的。
趙德柱這大老板,也僅僅是帶著李媛媛到現場旁觀了下。
當然是馮曉婷主持全場,帶著她精心挑選出來的一群客服禮儀讓舞台上很漂亮。
模式非常簡單,所有有誌於走上職業道路的選手,自由抽簽上台打比賽。
連打五天,單人和團體賽都能決出杯賽製度的名次來。
選拔賽本身並不完全代表實力,因為這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有團體賽不同人手側重主攻、指揮、迂回等等特點。
所以主要是一個給所有俱樂部在台下觀察了解的機會。
但在簽約選秀前,所有俱樂部不得私下聯絡接洽選手。
隻能在這五天的比賽中拿定主意,最後抽簽獲得選秀權。
這是第一屆之前,以後都是從最後一名開始抽。
每個隊按照這順序,每一輪隻能選一人。
選中的選手必須去該俱樂部,但抵達俱樂部以後十五天內,雙方都有解約的權利。
但這名選手這一年就打不了聯賽了,俱樂部也少個人。
第一屆,每個隊選十到十五人,但每個俱樂部可以報名二十人,這樣自己也可以培養人手。
以後每一屆選秀各隊大概就有三到五人的機會。
西南學院電競專業是當之無愧的選秀池,未來全國其他職業選手想參與選秀,打這個聯賽,也可以來報名參加測試。
但是由產業園遊戲基地讚助的西南鐵拳俱樂部,被列為第一代十六家全國電競職業俱樂部的最後一個選擇權,每一屆都是這樣。
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賽製公平。
畢竟西南鐵拳底子再厚,也隻能報二十人,而其他俱樂部已經選走了最拔尖的人手。
也就是說之前兩年西南學院積累的四百名電競選手,這一股腦就有一半多轉職業!
從此以後走上月薪兩萬起步,十萬封頂的電競職業選手舞台!
在國內這已經是妥妥的高薪了。
可其實也隻有兩百來名選手最終選擇了參加選秀。
實在是西南學院這種大亂鬥的電競專業,大家相互之間在過去兩年已經非常熟悉,相當多原本在各地不可一世的電競高手,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山外有山。
在電競賽事這個很吃天賦的行業裡,能不能出頭其實有半數的人已經知道答案了。
更重要在於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非常短,大多數人過了二十來歲,肌肉反應、手指勞損、思維以及對遊戲的理解能力就開始明顯下滑。
電競專業傳授最多的,反而是大家要抓住這點異於常人的天賦,踏踏實實的朝著電子遊戲這個行業去做職業玩家。
因為哪怕下滑以後這些電競選手的技能還是吊打普通玩家。
所以在這幾年時間裡,有能力的去打職業聯賽,稍遜一籌的不如早早謀劃做電遊專家。
現在幾十個未來可能會幾百個電遊創作組,最需要這種專業電遊玩家,測試、體驗、反饋工作多得要命。
這是份可以做一輩子的長期工作。
所以很多電競選手早早的就選擇在遊戲大廈上班了,與其說去職業聯賽被人虐,不如早早的在某個遊戲裡麵當老大。
一個月拿幾千上萬甚至更多獎金也不稀罕,比當職業選手可舒服多了。
更彆提在趙德柱的規劃裡麵,未來還有遊戲直播、遊戲陪玩等等職業可以跟上。
於是這選秀賽,基本就是之前爭奪去南麗打世界比賽資格的那一兩百人,心態也是去哪裡都差不多,打得極為放飛自我,各種平時練習時候的騷操作。
要的就是炫目好玩!
一時之間,江州電視台直播的電競節目,收視率暴增。
好多電競玩家,可以說是從江州電視台的這個節目裡,才知道原來大家都在玩的魔獸、星際爭霸、cs,在高手操控下,還能玩出這樣炫目的局麵!
單單是個甩狙、瞬狙、跳狙開不開鏡,都能讓電競玩家們歎為觀止!
這些職業選手每天練習要狙幾百個人的強度,哪裡是普通人能堅持下來的。
看著那些被選中的職業選手,立刻穿上所屬俱樂部的lo夾克,像模像樣的列隊站在一起。
仿效nba的國內電競職業聯賽俱樂部,終於有點成規模的樣子。
一時間在電競網上引來成百上千萬的電競愛好者觀看新賽季的對戰表。
更有無數自己覺得自己是電競天才的年輕人,開始期待今年的全國電競大賽。
但是就這,在話題性上,還是不如易菲上湘南衛視的訪談節目。
竟然主動在節目裡說我有喜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