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大日將落,天邊雲霞似火燒。
徐徐微風吹過院落,不減燥熱,楊獄靜默而立,久久無法平靜。
亂世人如草,能比天災更為可怖的,是戰爭。
他尤記得在六扇門案牘室中掃過的一則記錄,那是立國之初,太祖張元燭巡守江南道,所見野草風貌,鳥獸成群,獨不見人。
“前朝亦分九道,其中,以江南道最為繁華,率土億萬,居民四萬萬,太祖一度心向往之……”
“後太祖巡江南,繁華已成灰,萬裡沃土,僅存一十八戶……”
“帝垂淚,從者無不伏地大哭。”
……
戰爭之殘酷,遠非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可以描述,可窺一斑可見全貌,最為繁華的江南已是那般模樣。
苦寒如龍淵道,如青州這樣諸國交界,兵家必爭之地,又該如何?
能剩下幾戶?
而更讓他心中凝重的,是如今明明形勢已有著好轉,在徐文紀的鐵腕之下,四大家銷聲匿跡,青州吏治得到清洗。
境內的山匪強梁也幾乎一掃而空,隻待解決了德陽府大旱,就有著百廢待興之趨勢。
再有二十年休養生息,青州必可煥然一新,不複之前的亂象。
是以,哪怕天下仍不可避免的大亂,也不該是從青州開始才對。
除非……
“命運啊……”
許久之後,楊獄方才拂袖合上院門,轉身回到房間之中。
呼!
吸!
他壓下心中的種種憂慮,盤膝床榻之上,服下丹藥、金豆子,闔眸入定,再度進入了暴食之鼎中。
命數之奇詭,非是此時的他所能參悟,他的猜測對於不對,他此時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心思電轉間,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上乘刀法‘青龍九殺’上。
張氏,傳承久遠未必及得上那些千年世家門閥,但於當世而言,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合以大明九王,張氏十脈幾乎就是天下最大的門派世家。
四百年鯨吞天下,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深厚底蘊,其族中嫡傳的武功,名頭比之爛柯寺的三十六絕技還要大的多。
這樣一門上乘刀法,足可將他的刀法造詣展現的淋漓儘致,而非如之前與王景奇交手之時隻能以半成的霸拳還擊。
嗡~
握住青龍偃月刀的瞬間,眼前的景象再度剝離,流轉,白雲大日,田園村落,黃泥壓就的演武場,再度顯現。
骨架大而高,卻消瘦到幾隻剩了骨架的老人,手持青龍偃月刀,揚天長嘯。
場景再度鬥轉,眼前所見,又好似是一方旌旗如林,殺伐震天的戰場。
硝煙滾滾間,又一身如赤火的神俊龍馬馱著一員上將縱橫來去,所過之處,青光如龍,屍血如山海。
“青龍九殺!”
……
……
城南府宅,數十個兵卒、護衛來去匆匆,取來各式各樣的材料搭建法壇。
法壇並非一座,而是七座,每一座皆要高足三丈六尺五寸,二丈四尺圍圓,坐落於前堂與後院之間。
七座法壇之間的坐落也極有講究,每一座法壇之間的距離也是三丈六尺五寸,以七星之狀存在。
有著足夠的人力去調動,十三日時間,法壇已幾近完成了。
而出乎意料,這個過程十分順利,無論是那位楊千戶還是其他人,都沒有前來打擾,倒是讓他空坐了十多天。
“需要七座法壇才可施展的道術,這位聶大人不簡單啊……”
盤膝坐於假山之上,圓覺微微自語,心中泛著思量。
道術、武功、異術,看似不相同,實則有著極深的聯係與趨同性。
佛門武學,最初乃是禪宗初祖於菩提樹下閉關七載,自神通之中開悟出來,而後,道家真修也受到啟發,開創了道家武學。
再之後,才有無數人傑天驕,根據佛道二家的武學開辟出千萬種武學的盛世。
故而,方才有著萬般武功,不出佛、道二家之言。
而異術脫胎於武功,卻又迥異於尋常武學,走的是奇詭之路,但根本仍是不變,仍是武學。
可道術比之二者的區彆就要大的多。
道術,皆源自神通者,是比之武學、異術都更貼近於神通的存在,甚至於一些強大的道術傳承,看上去幾乎與傳說中的神通無異。
當然,這也是傳說。
就他所知,三千年裡,有著確鑿記載的,最為強橫的道術,出現於秦末之時。
秦末之年,秦皇最為倚重的兩位方士,真名已不得而知,後世稱為‘侯、盧二真’,這二人深得秦皇信任,為其尋覓長生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