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本就無甚雜音的廣場,更是落針可聞,來自五湖四海的江湖武人皆是望向正前,麵對而坐的道人。
“嗯……”
武僧這一問,包括楊獄在內,所有來自後世之人,神色都有變化。
非是難,
而是,太簡單了!
但凡武道有成之輩,誰人不知陸沉開武,達摩東渡,梳理武道,奠定宗師、大宗師境界。
而邋遢道人更進一步,徹底奠定一十三次換血,武聖四步的說法。
“阿彌陀佛。”
沒有聽到答複,印月開口了
“欲求人言,己必先言。”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與己對坐的大敵,淡淡道
“我禪宗祖師,於大蟾悟道,終悟出人體小周天,天地大周天,以人身三百六十處穴竅,應對周天三百六十度……”
“嗬嗬~”
印月話未說完,垂手一側侍奉的黑臉道人卻是發出一聲冷笑來
“大師這話,太大了!達摩大宗師固然是禪宗初祖,武道先賢,可也不能罔顧事實……”
“秦末流傳下來的上乘武功之中,可已然有著穴竅的說法了……”
“是,也不是。”
印月神色平淡
“誠然,霸尊、漢皇等有著流傳的武道中,也有著穴竅之說,可直至達摩祖師之前,終歸不成體係。”
“不錯。”
一眾江湖人士連連點頭。
便是陸青亭等人,也不由的點頭。
武道也好,儒道也罷,終歸講究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成體係的武道,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走彎路。
達摩大宗師之前,那些頂尖人傑,也早已發現了大小周天的奧妙,以此展現出驚天動地的武功。
但真正將這一切梳理下來,並間接催發了武學盛世的,卻是達摩。
和尚的口才,多是不差的,印月雖是武僧,可說起話來,也是,諸般典故信手拈來。
半個多時辰後,方才停下,轉而合十雙手
“張掌門,可否賜教?”
“其實,這也算不得什麼不傳之秘……”
眼神掃過人群之中幾個與他一般的後世人,楊獄的心中很有些古怪的味道。
邋遢道人悟出的東西,對於後世武者而言,其實並不複雜。
然而,隨著楊獄言簡意賅的解釋,在場的所有當世武者,無論武功高低,地位如何,皆為之動容。
“換血……”
望著頭前侃侃而談的青年刀客,陸青亭麵色木然,鐵踏法、顧輕衣更是覺得渾身不自在。
“這人……”
顧輕衣輕咬貝齒。
兩個懸空山的真傳弟子,心中極為複雜,一方麵,看到這些各家各派的祖師級人物被自家祖師悟出的東西所驚歎,與有榮焉。
另一方麵,講述這些的是個與自己一般來自後世的同輩中人,就讓未免……
“換血十三,築基五關,宗師、大宗師,武聖四步……”
許也是有些不自在,楊獄講述的並不是太過清晰,很多地方都是一言帶過。
然而,包括印月為首的大蟾寺武僧在內的所有人,卻皆是震撼的無以複加。
真罡、熔爐、百經、百竅玄關被列為‘武聖四步’,他們並不驚訝,因為這不過是梳理了前人的境界而已。
可‘換血十三’,以及‘武聖’,卻真令他們為之動容。
武道修行,從來不易,不但艱難,更要麵臨莫大的凶險,而最大的凶險,就是換血!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傑死在了換血一關。
而這張邋遢,將換血一關徹底打散,分為十三次融進了五關之中,這不但規避了換血的巨大危險。
更無形中降低了武者的門檻!
“阿彌陀佛……”
短暫,又好似極為漫長的沉默之後,最早開聲的武僧合十雙手,心悅誠服的叩首
“真人,真大宗師也!”
一眾江湖人士,也皆發自內心的歎服,敬畏。
哪怕是印月,也不由的沉默了,許久之後,方才開口
“今日來此,老衲心懷忿怒而來,哪怕張掌門說的天花亂墜,也消不去這一口忿怒之氣……”
果然……
楊獄心無波瀾,一來,他早有預料,二來,他終於想起了一些關於眼前這位鬥佛的詳細記載。
呼!
望著緩緩攤開的手掌,印月皺眉
“你這是?”
修長的五指舒展著,好似技藝嫻熟的船夫以船槳撥動湖水,泛點漣漪。
“聽聞大師自幼生了一身鋼筋鐵骨,天生神力,習武之後更是身兼三家之所長,將‘金剛不壞身’‘不動明王功’‘佛陀擲象’‘龍象法印’儘皆練至大圓滿?
有著‘在世韋陀,大力金剛’之稱?”
楊獄問道
“是也不是?”
似乎是預料到了什麼,印月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是又如何?”
“嗯……”
楊獄略做沉吟,在一眾人色變、悚然的眼神之中,伸出了手掌
“大師信不信,我這單手之力,可以壓下‘韋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