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朱棣不安_大明皇長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明皇長孫 > 第九章:朱棣不安

第九章:朱棣不安(2 / 2)

隻是到現在而言,大明寶鈔已然有衰敗的跡象了。

此時紙質較差,大明寶鈔難以耐久。

且大明紙幣隻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發行數量又無限製。

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

早前也發行過洪武通寶,不過銅錢形製濫惡、使用不便,且大明又缺銅。

加上寶鈔貶值嚴重,白銀不可遏止地成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貨。

碎銀通貨的便捷,使得前期由於幣製混亂造成的通貨膨脹得到抑製,貨幣經濟得以發展。

“這茶樓在我父王手中,也沒啥用,你看這四處熱鬨非凡,可這茶樓卻是門可羅雀。”

“還是你莫要嫌棄這茶樓才是。”

朱高熾笑著說道,不過他說的也是事實。

很多這樣的好位置,一般都在各藩王手下。

收到朱元璋的影響,藩王們沒人喜歡去經商,基本上店鋪丟給下麵就沒管了,大多數也就吃個租聘費,還沒幾畝藩田的收入高。

“那便多謝大王子了。”

朱英並沒有提地契的事,朱高熾好像也是忘了一般。

能夠在後來監國不出亂子,順利拿到皇位,朱高熾的城府,可是要比那兩個莽夫弟弟強太多了。

若不是因為身體的緣故,朱高熾也無須像現在這般謹慎小心。

永樂時期,朱棣好戰,在內政方麵一直都是由朱高熾把持,便是那兩個弟弟,眼裡隻有兵權,何曾關注過民生。

轉眼間便是五日過去。

這五日的時光,朱英也迎來了茶樓即將開業的日子。

茶樓取名平安茶樓。

說是茶樓,其實跟早點鋪子沒多大的區彆。

大明時期的茶樓,經營的項目比較繁多。

一般是早上賣早點,下午喝茶、聽書。

大明時期最流行的便是說書人,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便是這般由來。

朱英讓張伯尋了個說書人便沒再管了,經過後世的熏陶,現在的這些說書看個新鮮就沒多大意思。

朱英也沒心思去搞點什麼小說故事來,誌不在此罷了。

張伯是個不錯的掌櫃兼廚子。

這些年朱英對於吃的方麵比較挑剔,又不想自己動手做,基本上教著張伯做。

胡辣湯,烤餅,灌湯包,雞蛋生煎包,水晶蝦仁,稀飯,粥,豆漿等等。

雖說百姓大部分一日兩餐,但是在繁華的南京,多數人已經開始習慣一日三餐了。

像一些勳貴,甚至一日四餐也不少見。

而朱英對於這些早點的定價,卻是要比其他茶樓高上一倍有餘。

他的目標定位,本就是那些勳貴階層。

“宮裡傳來消息,本王那侄子獨自為大哥守靈。”

燕王的麵色有些陰沉,作為皇子得到一些皇宮裡的消息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畢竟那是他長大的地方,總有幾個小太監關係不錯。

而父皇讓朱允炆守靈的行為,讓朱棣感覺到有些不安。

姚廣孝聞言麵色淡然,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殿下莫急,待明日吊唁後,陛下自會定下一切。”



最新小说: 蟲族之神經病雄主他好癲 蠱仙人,蠱蠱蠱蠱蠱蠱 最後的魔族 魂穿的女贅婿,帶著靈寵去修仙! 菲嘗可愛 貓真人 風流乞丐俏天子 都市:我能吞噬萬物 2005從拿走蘋果氣運開始 大唐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