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雖說父母尚在,沒有分產,但是每一個子弟的情況卻不可能一概而論的。沈家正支就有八個少爺,最小的如今也十七歲了。大少爺做著大官呢,即使俸祿尋常,但是家裡給支持想來是不遺餘力的。
其他的少爺,或者讀書、或者經商、或者學武入行伍,再不然什麼也不會,就是一個浪蕩公子哥兒,情況都是不同的。
庶出的男孩自然指望不上姨娘的補貼,自己沒有進項就手頭緊促。而自己混的比較好的,哪怕很大一部分收入要交給家裡,手頭也活泛經營的產業其實也是家裡的,所以交錢給家裡這是應有之義。
沈鈺就更不用說了,他是家裡最有錢的一個,又向來出手大方,受人喜歡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沈鈺從小就聰明,這些仆傭的心思他清楚的很,隻不過這種事不必說太多而已。凡是有來的,他也給大賞,至於由此關係變得親近,那是沒有的。倒是帶著本子來湊趣的書童他多留了一會兒。
沈鈺的確很聰明,但是這不代表他就有多喜歡讀那些經義。少年時讀書,常常是上頭家塾夫子講課,他就在下頭看外頭買來的本子,他最喜歡的就是遊記和演義一類的。
夫子是知道家主家主夫人對這個嫡幼子沒有過高的期待的,所以也沒有懲罰過沈鈺,竟然就隨便他看些閒書了。現在想來,該讀書的那些日子,陪伴他少年時代的竟都是一些雜而無用的。
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忙碌的緊了,漸漸不再看。
等送走了書童,本來是沒有多大的意思看這些的。這個時候卻有了一點興趣,彆的都沒有拿,隻是撿了格外被推薦的喬璉的書。
喬璉的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隻不過海上歸來記、宦海、藥廬瑣記而已。但是海上歸來記好說,不過四冊而已,藥廬瑣記更是不成書,出來的三回文字是簡報裝訂。
可宦海不同,大部頭分為上下兩部,上部文魁十二冊已經齊備。下冊也漸漸出來,磊在一起相當可觀了。
沈鈺已經出門半年多了,在他出門之前喬璉就已經有些名氣了,隻不過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聲望而已。當時沈鈺專心經營生意,已經很久沒有少年時代看的閒心了而且說實在的,他也不如小時候對那樣有熱情了。
不過大概是好久沒看本子了,再加上閒來無事沈鈺是個精力充沛的人,洗過熱水澡之後讓丫頭將燭火撥的亮亮的,先從喬璉的成名作海上歸來記看起。
不得不說打臉複仇的套路就是爽,這類就像是精神鴉片,往往能勾引人一氣嗬成看下去。就像是現代每一個晚上抱著手機讀的少年少女,心裡想的是十二點之前一定睡,然而,然而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睡是不可能睡的,先看完這一本再說。而看完一本之後精神一方麵是疲倦的,另一方麵卻是亢奮的,忍不住再去看於是一個晚上過去了。
現在沈鈺也是差不多的,他少年時代看也是很多的了,再加上見識不俗,能入他眼的很少。這部海上歸來記讓他想起金華樓主的,就是那位以寫爽文聞名的大神。
沈鈺少年時代非常喜歡看他的,然而隨著看的越來越多,再加上心智、見識再也不同,再看金華樓主的就不免覺得彆扭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有社會閱曆的老書蟲無法忍受書中大量的不符合邏輯劇情不過人家的本也不是寫給有閱曆的老書蟲看的。
而海上歸來記就像是一個進階版的金華樓主所著,讓沈鈺有了少年時代那種振奮和著迷。
等到扔了書,已經是天光大亮,這才倒頭就睡。
府裡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為是六少爺舟車勞頓回來,身上疲乏的厲害了呢沈夫人格外心疼小兒子,本來隻是頭一天不讓沈鈺去請安,這下乾脆讓他最近都不用早上請安了。
“他小孩子家家的覺多,做什麼那麼折騰他”話說也就隻有老母親才會覺得二十多歲的兒子是小孩子家家了,這話讓家裡的仆傭聽到了也是心中好笑。那些商場上被自家六少爺玩弄於股掌之中的人絕對有話說這是小孩子這也是醉了。
不管怎麼樣,彆人眼中沈鈺是養精神去了,所以閉門不出,然而隻每天和沈夫人說說話的沈鈺其實是每日翻閱去了。
藥廬瑣記也就算了,雖然三篇小文,每一篇都格外精巧,讓人忍不住賞玩再三。但是到底是短文,沈鈺在這上麵並沒有費多少神,真正讓他投注了大量精力的是宦海這個大部頭。
宦海的上部文魁,除了有很多關於學習關於科舉的乾貨之外,其實整體很像海上歸來記,也是爽文的節奏。隻不過連翹有很多後世的見識,生活中的,文學作品中的,所以市井人情、人心人性寫的很好,又有類似羅十回等著名篇章在其中,算得是此時十分出類拔萃的好文了。
沈鈺看了表麵並沒有太多表示,但是心裡一樣讚歎這個作者。雖然在海上歸來記就覺得這個作者作者件事不俗,南北各地見識不少,寫底層百姓十分真實,而寫富貴門庭也絲毫不露怯。但是到了文魁還是覺得非常驚喜作者的功力顯然在第二部作品中有了更好的發揮,當然,這也是因為篇幅足夠大,能夠塞進那麼多內容。
然而真正足夠讓沈鈺拍案叫絕的還是權柄,權柄之前他對作者是一種讀者對作者的喜愛與欣賞。但是讀了權柄不一樣,這是一種生活中遇到真正有大才的人會自然而然生出來的敬重。
連翹在權柄的開頭,描述的是朝堂史詩級難度副本。在讀者看來,他們簡直不知道這個局要怎麼破麵對這樣的官場難道真的能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他們很想相信會有這樣的事,但是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
當然,現實生活中沒有不代表中沒有。在各種傳奇、話本、演義裡麵,個人英雄主義的事情看的多了。隻不過這些一路追書的讀者已經摸清楚喬璉的作風了,他必然不可能如那些作者一般天馬行空的。
那些作者讓筆下的人物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完成之任務,要麼就是穿鑿附會到神仙精靈上麵,要麼就是硬生生地圓過去邏輯是什麼那能吃嗎
喬璉的作品也不敢說所有的事情都能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但是至少有機會實現,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兒
由此讀者們就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喬璉的文風擺在那裡,是不容易突然變化的。要麼他寫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局,即使如男主人公林崢,也不過就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或許能對風雨飄搖的局勢修修補補,做一個裱糊匠。但說到底,也是受限於世事,被現實壓倒。
要麼,喬璉真的能讓筆下的人物找到破局的關鍵,改變局勢但是這可能嗎
其實寫出前者那種無奈,就已經是大氣魄了這種朝堂格局的寫成權柄這樣,還想如何呢但是如果權柄真的變成那樣,多少會讓讀者鬱悶。生活已經那樣辛苦了,中就讓大家舒爽一些,這樣不好嗎
而這些讀者的疑問與忐忑,在接下來的權柄連載中給出了答案。
主人公林崢身上有連翹設定的會計人才以及金融專精這兩個人設,當初在文魁的時候並不顯得如何突出。但是現在在權柄中一舉變成了關鍵,簡直閃耀萬分
主人公林崢憑借在經濟庶務上的超前思維獲得了嘉靖皇帝的賞識在古代,很多事情都是勞民傷財的,有些事無法避免這個情況,但是有些事在後世看來完全可以避免。後世在民間力量、政府力量的問題上顯然探索的更遠,很多事情並不一定需要政府去做。
怎麼說呢,隻能說古代的人沒有完全發現政府的權力有多大的尋租空間。
古人說著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有些人對此理解不深,許多末代皇帝就是犯下了這方麵的錯誤,最終丟失天下。而有些人對此理解很深,隻不過相對後世的人,依舊顯得不足。
以國家的驛站係統來說,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然而為了軍事上的原因,以及防止大量驛站人員驟然事業造成的國家不穩定,沒有人能夠輕易甩掉這個負擔。
從後世的觀念來看,覺得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驛站這種生意,國家已經做好的基礎設施建設,甚至配備好了人員,想要賺錢還有更容易的嗎隻要肯開放民用的口子,至少自養自是不成問題的。
甚至膽子更大一點,讓驛站自負盈虧,或者包給商人做包乾國家不僅不會每年投入大量的錢,而且能賺不少呢要知道古代也是有很大的交通運輸和郵遞需要的,做驛站絕對是個好買賣。
然而這隻是一個例子而已還有那麼多的建設工程,除了給皇家修私人的宮殿園林,隻要是大眾需求的,其實很多都可以運用商業的手段帶來三種結果省錢、不花錢、賺錢
建學宮可以的。先把附近的荒地買下來,等到學宮裡麵老師學生就位了,周圍全都是建好的商鋪,這就可以賣鋪子或者收租賺瓦片錢了。
修運河可以的。沿河的地買下來,碼頭、貨棧、商鋪,甚至還有養河銀這種稅收,守著一個運河都不會賺錢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