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大秦帝國憲法,裁軍與科舉製_三國之巔峰召喚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穿越架空 > 三國之巔峰召喚 > 第2300章:大秦帝國憲法,裁軍與科舉製

第2300章:大秦帝國憲法,裁軍與科舉製(2 / 2)

在大秦編製內的降軍,享用正規軍一樣待遇的撫恤金,可是傷亡率卻遠高於正規軍。

大秦的撫恤金製度,是讓軍隊無後顧之憂作戰,以保證軍隊強大戰力的最大保障,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廢除的。

可士兵的傷亡數量一旦過高的話,數量巨大的撫恤金,就會壓垮大秦的財政,使得大秦喘不過氣了。

規模最大的河北之戰秦軍傷亡十萬,最麻煩的幽州之戰傷亡十二萬,最為慘烈的荊北大戰傷亡十四萬四千,最順利的雍涼大戰也傷亡了九萬五千。

不算其他的小規模戰爭,僅這四場大戰打下來,秦軍傷亡士兵的總數就在四十五萬,雖為秦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傷亡也比戰前秦國總兵力的一半還要多。

其中降軍和新兵占到了七成,約三十二萬,而正規軍則占到了三成,約十三萬五千。

嬴昊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都驚呆了,而從這份數據中也可看出,大秦所堅持精兵策略是正確的,而且必須繼續貫徹堅持下去。

因為唯有士兵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在戰場上的存活率就會提高,存活率提高傷亡率也就低了,自然也就不用承擔數量龐大的撫恤金了。

也就是大秦的國力雄厚,在加上生財有道、善於賺錢,並且滅亡各國,和消滅河北幽州的世家,也繳獲大量的財富,這才能勉強承受的起這比撫恤金。

可就算如此,大秦的財政壓力也依舊非常大,尤其是軍費開銷,更是占據了國家開支的最大比重,極為不利於大秦的戰後恢複,已經到了必須裁軍才能渡過去這場財政危機的時候了。

聽完王猛的話後,嬴昊讚同點了點頭,如今裁軍確實對大秦好處多多,當然水軍並不在裁軍的範圍內

以大秦的霸主地位,根本沒有國家敢主動招惹。

就算各國聯合來犯,以八十萬大軍也足夠防禦了,根本沒必要維持著現在一百一十多萬的龐大軍力,那隻是在浪費軍費而已,更何況戰力還不高。

實施裁軍,將多餘的,不合格的戰兵,統統都裁掉之後,全軍的綜合素質也會提高,綜合戰力並不比百萬大軍差。

而被裁掉的軍隊,嬴昊也不會直接放棄,而是轉為郡縣守備之兵,或是捕快之流,讓他們繼續發光發熱。

如此的話,軍費的開支也會少上數倍,一旦發生大戰還能緊急征召成為戰兵,可謂是一舉兩得。

等到大秦徹底消化了戰果,並渡過財政危機,能負擔的其百萬大軍的軍費了,到時在才擴軍也不遲。

畢竟以大秦人口基數,預備役數量,還有民眾對參軍的熱情,擴軍其實並不困難。

“王丞相所言甚是,朕準了。白起何在?”

白起連忙站出。

“臣在。”

“白起,你是大將軍,全軍大比武,進行裁軍一事,就你來全權負責吧。”

聽到此言,白起先是一怔,隨即大喜過望,蒼白的臉色露出紅暈,抱拳沉聲道“臣遵旨。”

裁軍會損害各方將軍的實權,可不是一個美差,但對於白起來說卻是美差。

自從經過賈詡的提醒之後,白起對‘功高蓋主’四字就極為敏感,嬴昊雖不太擔心這一點,可白起自己卻怕的要死,生怕那一天陛下不在用他領軍了,或是直接將他閒置,所以總想著用各種辦法來消除自己的威望,故意屠殺遼東世家就是如此。

白起的種種舉動,雖給來帶來了種種罵名,在軍中的威望也降低了,但卻依舊很高,嬴昊若是不幫他想辦法的話,他今後恐怕都沒有繼續領兵的機會了。

所以為了能夠繼續用白起,嬴昊才故意讓白起來負責此事,這必定會加大白起和各大都督的矛盾,從而借機消除白起在軍中的威望。

自從當了皇帝之後,嬴昊的帝王心術也是日益增長,這種製衡臣子的手段,已經熟練到信手拈來了。

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此並非是虛言,嬴昊也是當了皇帝之後,才對這句話更有感觸。

文臣武將們若是都一條心的話,那皇帝可就睡不著了,所以如何把握好一個尺度,平衡文武眾臣之間的權勢、關係,儘可能的讓臣子不報團不結黨營私,以防止出現威脅皇權的大權臣,這才是當好皇帝皇帝最基本的要求。

關於裁軍的具體方麵,肯定是不能在早朝上討論的,因為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

白起也需回到大將軍府舉行會議,並先列出一個大致的草案來,在上呈給嬴昊,得到允許之後才能進行下去。

敲定裁軍一事後,嬴昊又處理了一些繁瑣要務,隨後本次早朝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被禮部尚書戲誌才提了出來。

“微臣戲誌才有本啟奏,我大秦選拔人才的製度,依舊延續前漢察舉製,微臣認為此製度,已經不合實時,應該予以廢除,采用更為完善先進的製度選拔人才。”

禮部六司之一的教育司,負責掌管大秦所有學宮,而關於人才選拔製度是否廢除,自然由戲誌才這個禮部尚書提出最為適合。

戲誌才此言一出,寒門出身的官員們,如王猛、郭嘉、包拯、狄仁傑等人都露出喜色。

反之,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如荀彧、劉曄、屈原、王羲之等人都不禁為之色變,他們已經猜到戲誌才想要說什麼了。

戲誌才這是想要廢除察舉製,改用科舉製來選拔官員呀!

工部尚書劉曄二話不說的站出,下意識反駁道“戲尚書此言差矣,察舉製從前漢文帝始,至前漢武帝時完善,至今已實行了近三百七十多年,而大漢立朝也不過四百年,察舉製為前漢選拔出了大量的人才,功勞甚大,並且也在不斷完善,又怎會不合實時呢?”

戲誌才顯然沒想到劉曄會反駁他,畢竟他和劉曄的私交不錯,更沒想到劉曄的反駁會如此犀利,略作沉思就準備回答。

可戲誌才還沒來得及說,郭嘉卻強先一步,反駁道“吾並不否認察舉製的功勞,但諸位不要忘了,哪怕察舉製完善了三百七十餘年的,前漢朝堂依舊充斥著大量的無能官吏,並且貪腐成風,百姓不堪其苦,民不聊生,隻能被迫造反……”



最新小说: 農門嬌妻是條龍 劍戰狂尊 港片:梟雄的誕生 販賣日出日落之間 七聖子 我的技能被封印了 重生的黴神 神華道韻 仙門不收,我紅塵入道獨斷萬古 入骨即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