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眾將齊聲道。
楊素之前西征,連滅西域九國,隋國繳獲了大量的人口、糧草和財富,並投入到了發展內政當。
在楊廣的治理下,經過一年半的大力發展,隋國的政治經濟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承當十萬大軍的消耗已經沒有任何壓力。
楊廣這邊大軍都還未出發,消息就被潛伏的黑冰台密探,透露給了大秦的涼州大都督蒙恬。
蒙恬收到消息後,當即召開會議商議,麵對殺來的十萬隋軍,秦軍是正麵迎戰,還是被動防守。
涼州秦軍總共隻有六萬,近半還是從韓馬兩軍整編而來,哪怕經過一年半的訓練,戰鬥力已經今非昔比,可對於隋軍還是有著不小的敬畏,畢竟他們之前被隋軍打的太慘了。
以馬超、馬岱、閻行為首的涼州本土秦軍,還未意識到自身的強大,所以這部分人都傾向於防守。
以龍且、龍陽、焦莫往為首的外來秦軍,對隋軍可沒有任何畏懼,所以都主張主動出擊,畢竟秦軍向來善於以少勝多。
六萬打十萬?優勢在我呀。
蒙恬思來想去,也覺得一直訓練不是個事,是時候將軍隊拉出來,真刀真血的和隋軍打一仗了,唯有見過血之後涼州秦軍才能蛻變為真正的精銳。
於是,蒙恬起步軍四萬,騎兵兩萬,共計六萬,迎戰隋軍,麾下有龍且、龍陽、焦莫往、馬超、馬岱、閻行等將。
蒙恬率軍直奔楊廣所部而去,準備來一個逐個擊破,而這可把楊廣給嚇了一大跳。
他出兵隻是做做樣子,可不想和蒙恬真的開戰呀,於是連忙下令停止進軍,同時召楊素過來彙合。
楊廣楊素合兵一出後,兵力高達十萬眾,聲勢極為浩大。
蒙恬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嬴,見楊廣沒有主動來攻,也猜到了對方的心思,於是就地紮營,和隋軍隔江對峙了起來。
楊廣和蒙恬雖很克製,但他們手下的人卻按耐不住了。
今天焦莫往帶著五百人去偷襲隋營。
明天高長恭就帶著三百鐵騎來燒秦軍糧草。
後天馬超去隋營挑戰。
大後天高昂就過來挑釁性。
可謂是天天衝突不斷。
就在秦隋在涼州對峙的同時,蜀楚兩國那邊也做出了和隋國一樣的決定,那就是出兵聲援李唐,以牽製秦軍的兵力,卻不真的和秦軍開戰。
劉裕才徹底掌控蜀國的軍政大權,對內都還沒有疏理完畢,自然不想在這個時候招惹秦軍,但又不可能看著秦軍占領關中。
在蘇秦的建議下,劉裕決定重新接納李唐入南漢聯盟,並親領十萬蜀軍,以及刑天、劉耳、張任、彭越、曹參等將,北上漢中,支援李唐。
李世民得知後大喜過望,重入南漢聯盟,也就意味著李唐不用孤軍奮戰了,哪怕那三個盟友隻是利用他當靶子。
蜀道難行,出川不易。
十萬蜀軍想抵達漢中,起碼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有這時間關中戰事恐怕都結束了。
可讓劉裕怎麼也沒想到是,他此行雖沒起到多大作用,但卻有了意外之喜,竟收獲了一員不比刑天遜色的絕世猛將。
至於劉秀,自李世民被嬴昊打趴下去之後,他就自覺擔起了反秦急先鋒的角色,在反秦方麵沒人比他更積極了。
劉秀是最晚收到消息的,不過他的動作比劉裕快,他直接向江陵增兵十萬,在加上大有北伐進攻襄陽的趨勢。
荊州都督薛仁貴收到消息後,當即將荊被各營的兵力紛紛調回襄陽,儼然一副你楚軍敢來我秦軍就敢打的架勢。
不過江陵的十五萬楚軍,隻是在江陵訓練而已,並沒有任何要動的跡象,看樣子估計也是個假把勢。
至於魏宋這兩個中原國,在收到秦軍出兵關中的消息後,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對於大秦出兵關中一事,魏宋兩國沒有任何表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態度實在有些耐人尋味。
吳國見秦楚之間有開戰的跡象,於是暗中向廬江增兵,一旦秦楚真的開戰的話,就出兵偷襲楚國後方,來一個黃雀在後,總之不放過任何削弱楚國的機會。
就這樣,才平靜了一年半的神州,又因秦唐第二次關中大戰,各國關係再次變的緊張了起來。
不過明眼人基本都能看出來,這次所造成的聲勢所答,但絕不至於爆發諸國混戰,隻是李唐恐怕難以躲過這一劫了。
昆侖山,八景宮。
一直在閉關的太清道人,突然睜開了眼睛,掐指一算後,眉頭頓時緊皺起來,隨後發出了一道援唐令,讓昆侖未出仕的弟子下山去支援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