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其實比王翦更適合,他娶了立花道雪的女兒,嬴州本土勢力自然更加親近他,但吳起在接下來的大戰中還有用,所以自然不能讓他去嬴州。
“除了王翦之外,把狄青、章邯、周亞夫三將,以及甘茂,也一同調往嬴州任職,以確保萬無一失。”
王翦雖是統帥102的名將,可畢竟是一個人,而這次他將麵對的對手,將是魏宋明三國,以及豐臣秀吉等嬴州本土勢力。
同時這麼對的對手,以王翦的能力,想要守住嬴州或許不難,但是想反攻的話話,難免會力有不逮。
所以嬴昊才把狄青、章邯、周亞夫三將派過去給王翦當幫手,畢竟他要的從來都不是守住嬴州,而是統一嬴州。
狄青統帥96,章邯統帥97,周亞夫統帥96,此三將可以作為王翦的左右手,而甘茂統帥96智力97,可以擔任王翦的智囊。
再加上統帥96秦政,須佐之男和大山津見這兩大戰神,以及上杉謙信、立花道雪等嬴州本土名將。
以王翦的能力或許真的能一統嬴州也說不定。
——————————
大秦正在調兵遣將、厲兵秣馬的種種行為,可把魏、宋、明、隋四國給嚇壞了,畢竟他們也都知道大秦接下來的目標肯定在他們四個之中,隻是他們都沒想到大秦的胃口會大到一次性吞下他們四國。
魏宋兩國紛紛遣使入秦,詢問大秦調兵的用意,而得到的卻隻是正常換防,這種糊弄傻子的回應。
明隋兩國和大秦的關係都不好,也不敢在往大秦派遣使者,所以都往邊界加派守軍。
與此同時,明國遣使聯係魏宋兩國,而隋國則聯係吐蕃,一旦發現秦軍的目標是自己的話,就立馬聯合起來抱團取暖共抗秦軍。
神武四年,四月十五日。
大秦幽、並、河三州的二十萬大軍,順利抵達冀、青二州。
三日後,大秦列出明王朱棣五大罪狀,以此為由正式向朱明王國宣戰,並起水路三路大軍伐明。
第一路,十五萬大軍,主將青州大都督,蘇定方。
多二路,十萬大軍,主將冀州刺史,諸葛亮。
第三路,八萬水軍,主將水軍大都督,周瑜。
大秦此番共計出動三十三萬兵力,兵分三路攻打明國,而對外則宣稱五十萬大軍。
一時間,全天下都炸開了鍋,無數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了中原。
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大秦這次出兵並不是為明國來的,而是為了中原三國。
在大秦出兵伐明之前,中原已經爆發了三次大戰,而這三次大戰都以朱明打退魏宋聯軍而告終。
但這次朱明要麵對的對手,可不再是麵和心不和的魏宋聯軍,而是壓的天下勢力都抬不頭的諸侯霸主,大秦帝國。
朱明極限擴軍之後,全國總兵力才不過四十萬,卻還要分兵駐守各地各城,而大秦僅僅出動冀青兩州的兵力,就能動員出三十三萬大軍伐明。
顯然這是一場實力不對等的戰爭。
大秦的實力比朱明強太多,朱明若是沒有幫手的話,被大秦滅國不過是早晚的事,而魏宋兩國會看著朱明被滅國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魏宋兩國在收到大秦出動三十三萬大軍攻明的消息後,也都感到十分的震驚,畢竟從他們搜集到的情報進行估算,大秦擴軍後的總兵力應該是一百多萬,最多不會超過一百二十萬。
所以,大秦若是先攻打中原的話,那麼第一輪進的攻,肯定是以試探為主,而出動兵力應該在二十萬左右。
魏宋兩國的智囊團確實厲害,兩國也都沒猜錯,大秦的第一輪攻勢確實是以試探為主。
畢竟大秦要是動真格的話,那第二路秦軍的主將,就不是諸葛亮了,而是至今無敗績的冀州大都督,白起。
可隻是光試探就派出了三十三萬大軍,攻勢如此隻猛烈,已經不能用試探來形容了,這顯然超出了魏宋兩國,甚至是明國的預料。
明王朱棣在得知消息之後,也知道僅靠青州南部的駐軍,擋不住三十三萬秦軍的進攻,於是當即命令大都督明國大都督徐達,率領十萬大軍,以及牛莫忘、牛如意、張歸霸、張歸厚等將,北上支援鎮守北線的王彥章、夏魯奇等將,並接管明國北部的全部兵權。
除了派徐達北上,主持大局之外,朱棣自己也在後方調遣軍隊,籌措糧草,同時派遣使者前去許昌和壽春想魏宋兩國求援。
魏國,許昌。
“主公,大秦此番會直接出動三十三萬大軍伐明,隻有兩種可能。”
曹魏軍師範蠡臉上儘是凝重之色,沉聲進言道“一是大秦不準備試探了,而是直接和我三國決一死戰。
二是咱們估計錯了大秦的擴軍數量,大秦這次擴軍後的總兵力遠不止一百萬,或許真的達到了一百二十萬,甚至是一百三十萬也說不定。”
聽到此言,曹操的臉色頓時一凜,因為無論是哪一個,對於中原三國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當然,隋國例外。
在得知了大秦先對明宣戰的消息後,隋國舉國上下都鬆了口氣,顯然都不認為大秦會同時對魏宋明隋四國開戰,而大秦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海瑞的政治屬性降到95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