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國,壽春。
趙匡胤在收到了曹操的求援之後,當即就準備派兵支援魏國,畢竟宋國所麵臨的壓力確實不大。
大秦隻出動了十五萬大軍伐宋,而魏國卻吸引了大秦近半的火力,若是宋國置之不理的話,萬一魏國沒能扛住,被大秦直接打垮了的話,那對於宋國來說也不是件好事。
趙匡胤準備命趙奢為主將,閻象為軍師,率六萬大軍前去支援魏國。
可就在大軍即將動身之際,卻收到大量秦軍鐵騎南下,而且數量不下於四五萬騎的消息,嚇得趙匡胤立馬叫停了援魏大軍。
宋國的汝南郡,和大秦的南陽章陵兩郡接壤,既然南陽的秦軍已經攻打潁川,那麼宋國隻需應對章陵方向的秦軍即可。
秦軍從章陵進攻汝南,需穿越銅山和桐柏山,而這兩座要地則分彆為秦宋所有。
宋國早就在桐柏山立下多座堅寨,就是為了抵擋章陵秦軍來犯,但這隻能阻擋秦軍的步兵,畢竟步兵更加依靠後勤。
可來犯的秦軍若是騎兵的話,完全可以隻帶少量糧草,繞過桐柏山防線後,直插汝南郡。
汝南郡三十七縣,多為一馬平川之地,宋國的兵力就算在多,也不可能在所有城池都留下充足的守軍,可隻要一座縣城被秦軍攻破,秦軍就能就地進行征糧,以解燃眉之急。
秦軍在這個時候,調集這麼多的鐵騎南下,明顯是想先用騎兵來破局,以攪亂宋國在汝南的布置。
五萬大秦鐵騎,已經是股足矣威脅到整個宋國的力量,趙匡胤自然不可能是視而不見,畢竟他不可能看著秦軍鐵騎把汝南攪個天翻地覆,隻有先解決這個大麻煩然後才能去支援曹魏。
所以,趙匡胤果斷叫停了支援魏國的五萬大軍,並還從廬江和九江調來五萬大軍,再加上豫州的十三萬大軍,總共征集了二十三萬大軍,儼然一副秦軍鐵騎若敢闖進豫州的話,就傾全國之力圍殺這五萬鐵騎的姿態。
趙匡胤的威脅自然是嚇不到薛仁貴,北方鐵騎依舊不斷的往章陵前進,同時襄陽和上庸的駐軍,也紛紛向章陵趕來。
————————
襄陽。
“啟稟大都督,最多還有一日,五萬騎兵就都能抵達章陵,而十萬步卒恐怕還需要五天才能征集完畢。”
“五天嗎?”
薛仁貴眼中閃過一抹精光,隨機沉聲道“不等了,在等下去的話,等於是在給趙匡胤反應的時間。
兵貴神速,本督先率五萬鐵騎攻入汝南,然後十萬步卒在跟上。”
此言一出,荊州諸將紛紛大驚失色。
孟珙進言道“大都督,這次中原大戰,我軍的目標是先滅魏,後滅宋,最後滅明。
如今滅魏的四路大軍都還未出動,咱們卻率先攻宋,甚至孤軍深入豫州,會不會有點太激進了。”
孟珙這話說的還是很委婉的,就差明著告訴薛仁貴,中原大戰初期,滅魏的四路大軍才是主角,咱們第八路作為配角,穩紮穩打即可,沒必要這麼強風頭,畢竟隻靠十五大軍也不可能滅掉宋國。
薛仁貴自然知道現在還不是自己的主場,但現在戰機就這麼擺在自己眼前,他自然不會因時機不對就錯過這麼好的機會。
薛仁貴被調來荊北之後,本來意氣風發,正準備大展手腳呢,卻沒想到楚國在南郡的防備太過於嚴密,根本就不給他任何可乘之機。
哪怕楚國傾全國之力伐吳,在南陽所留下的守軍也是最多的,就是為了防禦秦軍。
現在薛仁貴也有些理解,為何小小的一個南郡,卻難住嶽飛這麼多年了,並不是嶽飛能力不行,而是楚國的防禦確實沒有多少破綻,根本不給秦軍任何的機會。
打南郡必定是場硬仗,哪怕是薛仁貴,也沒有多少操作空間,可伐宋就不一樣了,就更彆說現在戰機就擺在眼前。
“激進嗎?本督不覺得,就算進入豫州之後,趙匡胤率全國之兵而來,本督也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薛仁貴一臉自信的說道,他甚至都敢以五萬鐵騎,和二十五萬宋軍決戰,隻是趙匡胤未必敢和他在堂堂正正的決戰。
“孟珙,本督率軍離去之後,這襄陽城可就交給你了。”
薛仁貴拍了拍孟珙的肩膀,嚴肅道“襄陽若是有個閃失,本督那你試問。”
孟珙聞言,果斷抱拳,一臉堅決道“末將定不負都督信任,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荊州諸將中就數孟珙最為善守,當初死守江陵的那一戰,在薛仁貴看來打的簡直太驚豔了,同等情況下就算是自己也未必能有孟珙守的好,所以將襄陽交給孟珙他十分放心。
薛仁貴留孟珙鎮守襄陽,自己則帶著楊再興、裴元慶、文聘、文鴦、周青、等將,以及三千荊北精騎前往章陵,和張繡、秦用等南下的眾騎將彙合,而後就率五萬鐵騎直奔汝南而去。
在路過桐柏山宋軍大營時,薛仁貴派楊再興前去罵戰,可宋軍守將石苞彆說出戰了,就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就直接放任薛仁貴進入汝南。
五萬秦軍直接殺入豫州,這不止讓汝南諸縣驚恐,就連宋庭也極為慌張,連忙調兵前來圍剿,可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來不及反應的安陽縣,被薛仁貴半個時辰攻破,道亭縣令見此驚恐之下不戰而降。
薛仁貴攻入汝南不過一日,就已奪取兩縣之地,而後就地征糧,暫時解了糧草不足的燃眉之急,而後四路出擊,攪的汝南西部十七縣不得安寧。
趙匡胤聞訊,連忙親率大軍而來,也掀起了秦宋大戰之始。
與此同時,黃河已北,黎陽。
白起親率七萬大軍至此,隨時準備發起渡河作戰,而樂毅早已在黃河以南的白馬渡等候多時。
白起手持千裡鏡,看著黃河對麵的魏軍水寨,一臉讚賞道“曹魏大都督樂毅不簡單啊,單單這紮營的本領,就足矣排進天下前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