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西寧城的最大難題,就是讓城內的漢人和羌人不搗亂。
漢人好解決,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秦隋之爭隻是漢人內戰,無論最終誰勝誰負,他們都隻站在勝利者的一方就行了。
羌人就比較難搞了。
楊行密撤軍後的第二天,就有三位羌人家主,代表城內的十幾個羌人家族,一起前來求見蒙恬,請求大秦給予羌人和漢人同等的地位。
對於西寧城的羌人來說,在隋國統治下,和在秦國統治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彆,反正都是被漢人統治嘛,不如趁著秦軍還未徹底占領海州,主動找上門來為自己爭取利益
隻要蒙恬點頭答應下來的話,那他就能得到全城羌人的支持,並且還會有上萬羌人為秦軍征戰,而且羌人還會說服西寧周邊的幾城來投降。
蒙恬雖攻占了西寧城,但並沒有徹底占據西寧郡
西寧郡共有十二個縣,蒙恬的目的直接截斷通往大興的通道,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隻需占據了其中三個縣,所以其餘九成還都隋國的手中。
羌人開出條件不可謂不豐厚,又是送人,又是送城池,蒙恬自然也想答應下來,但他卻並不能這麼做,因為這件事他根本做不了主。
大秦軍人不得乾政,政客也不得插手軍隊,而對於異族的管理自有其規章製度
蒙恬若是未經同意,就私自答應下來的話,那可就是逾越了,肯定是要受到重罰的,所以也就以這件事他做不主為由,婉拒了前來求見的羌人代表。
蒙恬雖拒絕了,但也沒把話說絕,反而還表示羌人若是願意主動幫忙,大秦肯定不會忘了他們的功勞,他也會以個人身份上書朝廷為羌人爭取權益。
羌人中受教育的人少,大多數都目光短淺,所以蒙恬的這番發自肺腑的話,在他們看來就是忽悠。
蒙恬什麼都不出,連個誓言都不肯發,一丁點保障都沒有,就想讓他們為大秦打生打死,這是赤裸裸的想要白嫖他們呀。
羌人自然不乾,蒙恬也不強求,畢竟他手中足足八萬大軍,有沒有這些羌人其實都一樣。
可就在蒙恬積極布置防禦,好為接下來迎戰吐蕃軍做準備時,卻突然收到楊廣在海州推行解羌令,並主動幫助羌人勢力組建軍隊的消息。
蒙恬並不是純粹的武夫,他的政治屬性有80點,自然知道對於隋國和羌人來說,推出解羌令一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隋國將短期內多出大量的羌人士兵。
隋國本來在海州就有七萬駐軍,再加上吐蕃的十萬援軍也快到了,而單單這十七萬隋吐聯軍,就已經讓蒙恬如臨大敵了,卻沒想到如今又要麵對數量不詳的羌軍。
蒙恬不敢有絲毫大意,連忙將海州這邊的情況,通過飛鴿傳書,緊急通知了大興那邊的李靖。
李靖本來還在好奇,自己四路大秦齊出,形成困龍之局之後,隋國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是不是楊廣直達搜破不了他的困龍之局,絕望之下準備投降了呢?
李靖並不知道楊廣怎麼想的,就算知道也不會在乎,無論楊廣出什麼招他都接著。
這段時間李靖則一直大興城外進行布置,挖戰壕,築土城,立土山,讓城內的隋軍想出來都難,儼然一幅要將隋軍徹底困死在城內的姿態。
除此之外,秦軍對武威郡的攻勢,也還在繼續進行著。
龍且在攻占顯美城之後,親率四萬大軍鎮守顯美,以阻擋高歡的七萬隋軍,同時派弟弟龍陽率三萬大軍從西向攻打武威郡。
李茂貞則在李靖的命令下,也率令三萬秦軍,由東向西進攻武威郡。
隋屬武威郡的十座城池,雖被隋國依賴地勢,打造成了鐵通一塊,易守難攻,但麵對秦軍的東西夾擊,還是不可避免的露出了破綻了。
目前隋屬武威西部的十縣,已經有過半城池,都先後被秦軍攻破,想來再過不久就會全部落入秦軍之手。
真到那時的話,大興城也就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城。
反觀秦軍,卻能解放出六萬大軍來,用以向西支援龍且,或是向南支援蒙恬。
可讓李靖也沒想到的是,楊廣表麵上沒有動靜,可暗地裡卻憋出了一個大招,竟推出解羌令,直接解除了對羌人的所有禁令。
對此,哪怕李靖也不得不承認,他對楊廣有些看走有眼了。
李靖本來還以為,楊廣遇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是個畏首畏尾魄力不足的君主,卻沒想到真被逼急了他也是敢孤注一擲了
隻是楊廣所慨的卻是他人之康,用漢人百年的治羌成果,隻為給隋國續一時之命,確是有些太不識大體了。
“楊廣,你怎麼敢,伱怎麼敢的?”
在得知楊廣推出解羌令之後,不隻是華雄、李傕等涼州本土出身的將領,關東出身的將領們也全都怒不可遏,紛紛怒吼著向李靖請命,要求攻打大興,生擒楊廣。
就連一向以冷靜著稱的李牧,此時臉上也同樣充滿了怒意,寒聲怒罵道“楊廣,你該死啊。”
李牧不但是涼州本土人,更是滅羌之戰的親身參與者,他太清楚漢人征服羌人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那是上百年來無數涼州人用命換來的,結果在成功後卻被楊廣給一舉葬送了,這也讓李牧前所未有的憤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