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話還沒說完,就有士兵緊急彙報道“報啟稟大都督,河州八百裡加急,漠西耶律部因解羌令欲回歸羌族,首領耶律釋魯和耶律曷魯已公開反元,如今已率三萬大軍直奔涼州而來,不日即將抵達顯美城。”
“什麼?”
李靖不由一怔,轉而眉頭微皺起來,說道“看來耶律釋魯的這三萬大軍,就是楊廣最後的底牌了。”
李靖剛剛還在想,楊廣還有沒有其他後招,若是有的話又會是什麼呢?
李靖想了很多,甚至都猜楊廣可能會召回楊爽的大軍,但唯獨沒有想到漠西的耶律釋魯會反叛元蒙。
但仔細一想之後,李靖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轉而輕笑道“忽必烈為了支援隋國,這次可真是下血本了呀。”
之前的出塞之戰,元蒙雖被大秦重創,但也沒虛弱到能讓漠西部族叛逃的地步,而耶律釋魯卻能率三萬大軍叛逃,這必定是忽必烈有意縱容的緣故。
“忽必烈為了統一元蒙,多次無視我大秦的警告,哪怕一年前才給過他教訓,可這麼快就又不長記性了。”
聽到李靖這麼說,李牧一臉嚴肅的說道“當初真不該放忽必烈歸國,此人的威脅當不下於鐵木真。”
李牧對忽必烈的評價非常之高,但也完全配得上忽必烈,畢竟他對大秦所造成的威脅,已經比曹操楊廣等中原諸侯都要大了。
“對了大都督,耶律釋魯所率三萬元蒙叛軍即將抵達顯美城,到時龍且將軍就要同時麵對高歡和耶律釋魯兩部。
龍且將軍麾下不過四萬大軍,兵力略顯單薄,而顯美城又極為關鍵,是否優先向顯城增派些兵力?
又或是暫緩對武威郡的攻略,將攻略武威的大軍調回顯美城?”
李牧開口進言,可李靖想了想後,卻一個都沒采納。
“武威攻略至關重要,絕對不能停止,況且顯美城跟西寧城不一樣,顯美城內隻有數千百姓,再無內患的情況下,以龍且將軍的四萬大軍,物資充足的話,足矣守住一年半載了,所以並不需要增兵。”
李靖還是覺得海州那邊更重要,所以決定優先解決海州的三家聯軍,卻沒想到超出預料之外的消息卻一個接著一個。
“報啟稟大都督,長安八百裡加急,冒頓在視察烏蘭部落時,遭到不明勢力的伏擊而亡,隨行的一千近衛也全軍覆沒。”
“什麼?冒頓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不隻是李靖和李牧,在場所有人都露出驚色,畢竟冒頓本就是個惜命的人,卻在自己的領地內遭遇伏擊?這明顯是專門針對冒頓的陷阱啊。
“冒頓應該是除鐵木真之外,元蒙最善用騎兵的統帥了,可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元蒙內部的權利爭鬥當中。”
李靖感歎了一句之後,問道“冒頓的死,肯定和忽必烈脫不了關係,他死後元蒙那邊怎麼樣了?”
“冒頓死後,軍臣和伊稚斜都想繼承其位,雙方為此爭執不下,而忽必烈則乘此機會大舉出兵,軍臣和伊稚斜被迫聯手,元蒙再次爆發內戰。”
聽到此言後,李靖立馬明白,這個消息為何會從長安傳過來了,畢竟冒頓雖死,可他的勢力卻還在,並且和大秦還是盟友,忽必烈再次對大秦的盟友出手,大秦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
吳起這是想告訴他,先暫緩往海州增兵,以等一下朝中對此事的反應。
在元蒙統一的問題上,大秦從來都是持反對意見的,甚至都不惜直接出兵進行乾涉,這才有了之前的出塞之戰。
如今冒頓隕落,元蒙內戰再起,隻靠軍臣和伊稚斜,顯然不可能是忽必烈的對手。
這次忽必烈統一元蒙的決心前所未有的強烈,大秦若還想再次阻止元蒙統一的話,隻靠並河兩州的駐軍可能不夠,而唯一能夠抽調的兵力的地方,也就隻有涼州的西線戰場了。
李靖把生力軍調去海州的話,朝廷若是向從西線調兵,以介入元蒙內鬥的話,肯定就無兵可調了,而這會影響到大秦對元蒙核心戰略。
所以,吳起才會特意從長安傳信來提醒李靖。
李靖自然是不想分出麾下的兵力,畢竟隨著十萬吐蕃軍的抵達,以及解羌令的推出,西線秦軍在兵力上已經不占優了。
但事關大秦對元蒙的核心戰略,哪怕李靖心中也很不爽,也隻能先忍一下。
李靖因冒頓隕落的消息,刻意等待了三天沒有發派援軍,而在三天之後,大秦對元蒙內戰的應對處理也下來了。
不出李靖所料,以丞相王猛、荀彧為首的大部分官員,都認為大秦如今雖還有餘力插手,但在徹底占領中原,和將隋國驅逐出涼州之前,應該保留力量以應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變數,而不是將有限的力量用在草原上,所以都反對插手元蒙內鬥。
李靖收到消息之後,心中再無任何顧慮,當即決定親率五萬大軍前往海州支援蒙恬,並留斛律光率剩餘兵力繼續圍困大興。
“大都督,你率五萬離去後,楊廣若是出城一戰,或是突圍怎麼辦?”
斛律光有些擔心的問道,畢竟沒有李靖和五萬大軍,秦軍在大興隻剩六萬五千大軍,在兵力上的優勢並不算大,已經很難徹底困死大興守軍了,而楊廣和楊素又都是狠家夥。
“放心,楊廣他不敢出城的,他若敢戰,我軍也無需避戰,正麵開戰的傷亡就是再大,也比強攻大興要小得多。
至於突圍就更不可能了,沒了大興城,他隻會死的更快而已。”
聽到李靖這麼說,斛律光才放下所有擔憂,而李靖也率軍直奔海州而去。
而就在李靖等待大秦朝內消息的時候,蒙恬已經在海州和論欽陵的吐蕃軍開戰了,而且還打的異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