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開局表白未成年貴族千金!
沒錯,赫妮本身就是一隻惡魔。
她不是被惡魔附身,也不是被惡魔替代了靈魂。
她就是色欲惡魔的本身。
為了便於玩家區分各個惡魔,每個原初惡魔都擁有一種能夠象征其主要特征的動物形象。
例如,貪婪象征為蟾蜍。
暴怒則采用了猩紅色的鱷魚形象。
懶惰是一隻打著瞌睡的小狗。
嫉妒則被描繪為一頭能夠首立行走的牛。
自然地,色欲的象征也是極為貼切的——一隻狐狸。
因此,當赫妮身後顯現出那幾條狐狸尾巴時,維克托立刻意識到了赫妮的真實身份。
總之,每一名惡魔都清楚自己具備何種力量。
它們會運用這些能力放大人類內心隱藏的欲望與強烈的負麵情緒。
當時機成熟時,它們便會現身,以人類的欲望為食,補充自身。
然而,惡魔們通常隻會製造問題而不負責解決。
以暴怒惡魔為例。
它在激發了某人內心深處的憤怒後,便如同旁觀者一樣,在一旁或角落裡享受這場混亂。
完全不會去關心由此引發的後果。
對於這名惡魔來說,它所需的僅僅是吞噬那些由心中生發的憤怒而己。
吞噬這情緒後,它也不會出手乾預。
畢竟隻要愈來愈混亂,人們的憤怒情緒越來越多。
它就能吃到越來越多的憤怒。
隻需靜觀事態的發展,憤怒愈演愈烈,它便能收獲更多。
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人群中的憤怒對它來說都是一場盛宴。
同理,色欲惡魔的存在亦可引發生物內心的色欲澎湃。
而引起的後果也不需要由她來負責。
隻需輕輕站立於人群之中,也足以讓整個城市的居民陷入狂熱。
而作為色欲惡魔的她,隻需要觀察人類在欲望之火中掙紮與發泄就足夠了。
雖然無處發泄可能會導致一些人被憋死,那又怎樣?
色欲惡魔又不是魅魔,她不需要去幫助那些人解決後續問題。
惡魔隻負責引起欲望,又不負責解決欲望。
隻需要引起他們的色欲,讓自己能夠吃到一頓可觀的色欲大餐就可以了。
然而,雖然赫妮身為一名色欲惡魔,卻唯獨她沒有表現出惡魔的本質。
其他惡魔都會通過引誘其他人的欲望與負麵情緒讓自己變得更強。
但赫妮完全沒有這個意識。
哪怕她的魅惑力異於常人,隻需要露出自己的身材,什麼都不做都能引發周圍生物的情欲。
她卻穿上了一件寬大的衣袍將自己的魅力完全封鎖。
她不會主動引起任何人的欲望,因為在赫妮的認知裡,就沒有魅惑他人來讓自己變強的這個概念。
可偏偏赫妮還能通過澀澀來滿足自己的色欲。
對維克托請求的摸頭,擁抱。
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在赫妮的心中每一項都目的不純。
因為赫妮一首在通過維克托來滿足自己的色欲。
即便得知自己是色欲化身後,赫妮唯一迷惑的對象也隻有維克托。
魅惑維克托的目的也很簡單,因為維克托是她最愛的人,沒有之一。
老實講,明明應該是感情最泛濫的一個惡魔居然被他培養成了一個純愛。
維克托總感覺有些古怪。
但這並不能改變赫妮是惡魔的事實。
於是,當她被維克托稱作“色欲惡魔”的那一刻,赫妮並沒有感到吃驚。
反而依舊保持著她那迷人而魅惑的姿態。
她輕柔地依偎在維克托身上,抬起頭,用那雙似能穿透靈魂的眼眸深情凝視著他。
“果然,什麼都瞞不過您,教授。”
從能夠吸引惡魔的時候開始,赫妮就己經察覺到自己的不對勁了。
然而,當時的她並沒有將自己與惡魔的身份聯係起來。
同樣,維克托也未曾深究赫妮的過往。
她有自己的身份,是一家孤兒院中長大的孩子。
並且,她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
赫妮。
這不是色欲惡魔的名字。
因此熟知背景故事的維克托未能識破她的真實身份。
儘管赫妮曾是皇家魔法學院的助教,但在正式劇情開始時,學院裡就己經沒有了赫妮這號人。
可要是稍微梳理一下劇情線的發展,維克托突然發現。
因為有赫妮的存在,第一章中惡魔對卡倫西亞帝國的全麵入侵。
連帶著格溫姐姐凱芙拉的死因,都有了一個十分合理的解釋。
若是維克托沒有成為教授,或是拒絕了沒有魔力的赫妮。
赫妮最後的結局隻會因為沒有工作而被驅逐出學院。
她會在深深的痛苦中舍棄了赫妮這個名字,重歸她最初的惡魔本質。
以惡魔會吸引惡魔的這一特點,她吸引來了第一隻惡魔。
也就是貪婪惡魔——耶姆。
畢竟,耶姆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在卡倫西亞帝國。
這隻惡魔比誰都清楚卡倫西亞帝國不是它能來招惹的地方。
可他還是來了,原因也隻可能是被惡魔吸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