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
張大勺早知道寧衛民今天要回來。
因為康術德提前好幾天,就把這消息告訴了他。
並且康術德還盛情邀請他,說除夕這天,希望他也過來看看自己的花園子,順便老少爺們兒一起聚聚,坐在一起喝幾盅,大家好好熱鬨熱鬨。
所以彆看張大勺是個講究老禮兒人。
除夕之夜他認準了隻在自己家裡過,得給祖宗磕頭、上供。
但是這一天的白天,他還是很願意賣康術德一個麵子,來這邊的花園子轉轉,和這一老一少師徒倆把酒言歡,湊湊熱鬨的。
沒錯,張大勺為人是夠倨傲,夠各色的,對大多數人都不假顏色。
可話說回來了,這也分人不是?
對投緣的,對有本事的,他就不這樣了。
康術德,那是和一起開買賣的好搭當。
差不多同樣的歲數,相似的人生經曆,讓他們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老了老了,難得有這麼個說得來的朋友。
寧衛民,那也算是他的忘年交了。
何況這小子可是在日本乾的有聲有色,掙了日本人不少外彙,沒辜負他的一番幫襯和出謀劃策。
張大勺對此也是頗感欣慰和驕傲。
他很想見著寧衛民親口問問,這小子究竟在日本是怎麼折騰的。
另外,寧衛民出資創辦的宮廷飲食文化研究會也是件正經事。
這小半年來那邊車接車送的,已經帶張大勺參加了好幾次座談會,並且給他拍了好幾段口述宮廷禦廚房建製的采訪實錄了。
把他奉為上賓倒在其次關鍵是還真的集思廣益。
他和那些文化人,史學家,還有末代王孫湊在一起,整理出了不少因為技術和原料要求較高,如今已經沒多少人聽說過的名菜資料。
張大勺本人也正想就這些菜肴的烹飪方式,跟寧衛民好好聊聊,聽聽他的建議,看看能否還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或者存在改良可能性。
那麼自不必說,既然張大勺人都來了,那麼哪怕康術德早有明言,都說了不用他下廚,讓他好好歇兩天,來了就吃現成的,這位名廚當然也不可能閒著啊。
他必然是要在廚房裡好好忙和一番,再給大家露上兩手的。
再加上康術德為過年還準備好了不少的現成的年菜,所以這天中午這頓飯啊,其實早就預備好了,就等著寧衛民回來了。
什麼時候想吃,那都是可以隨時開席的。
這不,當寧衛民和他的這位美國“表哥”一聊起了餐館兒的事兒,康術德就立馬想起來這茬兒了。
老爺子趕緊請大家移駕。
“嗨,早就到了飯點兒了,咱們怎麼還在這兒聊呢。走走,既然人都齊了,咱們現在就去飯廳,邊吃邊聊多好?”
就這樣,在老爺子的倡議下,大家欣然起來,離開了北屋,又一起來到了東屋的花廳。
毫無疑問,對於每個人來說,今天中午的這頓飯都顯得很隆重。
畢竟是過年嘛。
老老少少這麼多人,大家熱熱鬨鬨的歡聚一堂,這場麵本身就讓人高興。
尤其又是在這樣的大花園子裡吃飯,對於大部分人,還是彆開生麵的頭一次。
要知道這可是堪比恭王府和完顏家的半畝園,是京城首富為自己打造的私人宅邸。
這要不算豪宅,那恐怕豪宅的標準就隻能跟故宮去靠齊了。
就彆說羅廣亮、小陶和沒長大的米曉卉,這幾個生在普通人家的孩子,絕對沒有這樣的體驗。
就是張大勺這位名廚,老太太在美國拉扯大的兒子,和鬆本慶子這樣的日本大明星也是一樣沒見識過的。
這花園子裡一切的一切,都讓大家有一種似乎身在古代,或走進故事裡的感覺。
不由自主地會想到“侯門一入深似海”,或是“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這樣形容豪闊宅邸的話。
那心情能不激動啊?
當然,對於康術德和江四小姐來說,還要更特彆一些。
因為他們是在這兒長大的,也是在此地分開的,這裡幾乎凝結了他們倆有關青春的全部記憶。
今天兩個人能夠在多年之後重新相見,再度一起坐在這裡。
這件事兒對他們來說就跟做夢似的,是根本無法想象之事。
那各自的心情叫一個澎湃,真是百感交集,有無數的話想說。
隻是見麵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哭過一氣兒了。
此時再怎麼樣,在小輩兒麵前也得忍住了,把激動都藏在心裡,否則有失體麵。
而且除此之外,寧衛民也回來了,是帶著他日本明星的未婚妻一起回來了。
說實話,不止那些年輕的小輩兒的望著他們笑,都有一肚子的話硬憋著,不知該怎麼開口問才好。
就是那些老輩兒人也是一樣看著這一對兒年輕人樂,暗自想著措辭,覺得跟他們得說點什麼才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飯菜雖然是現成的,都基本上預備好了,可畢竟還得擺上才是啊。
要想真正坐下好好說話,目前還暫時不到時候呢。
於是老輩兒人和小輩兒人各自分工。
康術德親自來安排幾位重要的客人入座。
因為是圓桌,沒有絕對的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