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出謀劃策_國潮1980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國潮1980 > 第九百八十二章 出謀劃策

第九百八十二章 出謀劃策(2 / 2)

趕緊端起了自己那杯,小心翼翼跟張大勺碰了一下。

嘿,就這一口酒,那是真夠勁兒!

喝到嘴裡,仿佛順著腸子眼兒能辣出一條胡同去。

寧衛民幾乎是眼角掛淚動了快子,趕緊嘗了一口小菜兒。

結果這一口下去,他就體會到這個小酒館的市場競爭力有多麼強了。

沒錯,康術德剛才的話一點不錯,這裡確實是酒好菜更好。

張大勺的小菜兒如果跟壇宮的比,那都不是平替了,而是高替啊。

寧衛民咂摸著嘴裡滋味,此時心裡就一個念頭了。

千萬可不能讓壇宮的客人們知道這裡有這麼個酒館兒啊。

否則他真怕那些客人轉頭砸他的店去。

想想看,同樣的小菜兒,兩個地方價錢差了能有幾十倍啊。

可這小酒館的小菜兒味道,居然要比壇宮的更好,那誰甘心當這樣的冤大頭啊?

至於張大勺,端起杯子來先美滋滋的嘬了一口,結果就看見了寧衛民無比享受的樣子。

或許是因為名廚也需要真懂行的食客來欣賞吧。

於是本來優哉遊哉的心情又平添了許多得意,這才拉開了話匣子。

“中餐與日本料理的區彆,簡單的講就是中餐靠火,日餐靠水。中餐烹飪法之多,遠超日本,不是小鬼子能想象的。日本烹飪法除了炸、烤之外,就是燉煮而已。說白了,中餐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技巧,而日本的烹飪技巧僅僅隻是中餐技法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相比起來,日本飯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

“其次,華夏幅員遼闊,不但食材種類豐富。而且在過去交通極不便利的時候,由於各種食材的運輸導致到食用時已經不夠新鮮,隻能通過火和調料來遮蓋這個缺陷。這就讓中餐發展出了獨特的變味技巧。所以說,我們既能投通過各種調料和烹製改變食材的味道,也能保持食材本味。”

“而日本地域集中,靠海多數食材就近取材且鮮活,所以日餐就隻會儘可能的去保持原味的鮮美。這種地理條件,其實進一步局限了日本的烹飪發展,實在沒什麼可羨慕的。說句揭短的話,日本連他們自己的物產都不會吃。就像魚翅,在明治維新之前,一直被日本人當成垃圾拋棄,直到有華僑在日本開設中餐館了,他們才知此物為海中珍品。”

“所以我給你的意見就是彆把日本人太當回事。日本人吃慣了鮮味,我們就用鮮味壓過他們。像開水白菜,茉莉清湯這樣的菜,這是我們華夏飲食對於鮮味的最高理解,純粹的技術活。日本人可是比不了的。還有,日本人沒有怎麼感受過醇味和味道的豐富性,那麼你就用奶汁菜,吊湯的提純法,還有複合味,去震撼他們的味蕾。快炒的菜肴就更容易了。日本人是不懂什麼火候的,你用他們最常見的材料就能得鮮嫩、脆爽,吃服了他們。何況日本烹飪的表現手段又是那麼單一,像三不粘、桃花泛、平地一聲雷,這樣的噱頭菜足以讓他們驚掉眼球。說是重視菜式的美觀性和儀式感,可我們的花刀,他們玩兒得轉嗎?”

“我實話實說,我並不認為你的菜單有什麼大問題。雖然這些菜肴在咱們眼裡普通,可這些菜肴對於日本人已經足夠豐富多彩。我給你唯一的意見就是彆自甘墮落。彆出去了之後盲目的迎合日本人的口味,喪失了咱們中餐烹飪的本味。也彆為了圖個省事,就用勾欠、亮油這種騙人的法子,讓自己的水平和海外那些炒雜碎的館子靠齊。”

“我認真的告訴你日本人愛好傳統的中餐是有定評的。日本人自己都說,吃中餐就要吃真中餐,不要吃日本人開的假中餐。尤其明治時期,日本人就發現,無論怎麼模彷中餐烹飪,味道都不如華人做的好。為了要探尋中餐烹飪的秘訣,他們甚至鼓勵日本女子嫁給在日本開餐廳的華人廚師。可一樣沒用。因為真正合格的中餐廚師,不是簡單的秘訣能催生的。誰手上要沒少過二兩肉,那是練不出來的。時間和能吃苦才是訣竅。”

張大勺對寧衛民很有投緣的好感,意見也就給的很透徹,全是專家級的乾貨。

寧衛民聽過之後,果然心裡踏實了不少。

不過疑慮雖然減輕,卻不能說完全沒有,他想了想又說,“張師傅,可問題是海外也有中餐廳啊。沒在日本轉過我還不知道,元旦那陣,我在日本幾個地方一轉悠才發現,日本個大城市的中餐廳還真不少。東京、京都、大阪,菜雖然做的不怎麼地,都不能算正統的中餐。可山珍海味,他們是真敢往菜單上招呼。我不怕彆的,就怕……”

“就怕日本人拿那些餐廳的菜色跟你的比,先入為主會認為你的餐廳檔次不行,是不是?”

張大勺搶著接過話來,結果一語中的,寧衛民不禁略顯尷尬的點點頭。

這樣一來,張大勺沉思了一會兒,也覺得有點麻煩。

不過名廚就是名廚,沒多大工夫,也就是咂了半盅酒吧,張大勺再度開口了。

“我給你出幾個點子吧。你斟酌著來,或許能幫你的壇宮儘快在日本站住腳。”

“您說您說……”

此言一出,寧衛民頓時精神為之一振,全神貫注。

“首先啊,你要學習日本烹飪的優點。日本烹飪也不是全無特色的。至少在我看來,有一樣也值得稱道,那就是海物提鮮的辦法。日本人叫做“出汁”。這是日本特有的一種調味品。日本料理的出汁,是從鰹魚乾及曬乾的海帶中提取製作而成的。我說這個東西是什麼意思是呢?日本人能用,你也能用啊。怎麼用?你理解為日本的海鮮高湯即可。回頭去了日本你讓你的廚師多試試,用來烹飪中餐,有異常奇妙的變化。這種辦法,咱們的廚師要是掌握了,不但很容易能做出味道鮮美又營養健康的新菜來,也至少可以解決一定口味差異問題。”

這老爺子的話,果然有料,寧衛民他就不可能不重視。

拿出紙筆,認認真真把這條寫了下來,沒想到接下來的話則更讓人意外。

“還有啊。你要懂得利用自己所長。中餐的豐富性,味道的調和,講究色、香、味、意、形、觸,足以讓我們做出普通人難以想象的菜色來。要我說啊,旁人能用山珍海味做噱頭。你也可以啊。”

“我……我也這麼乾?是,是可以。可……可問題是這些東西進出口手續太麻煩了,在日本可能還要冒法律風險,我確實弄不來啊。”寧衛民還有點沒聽明白。

“我沒讓你真賣啊。就像魚翅,你可以賣素魚翅。熊掌,你也可以用豬蹄來做嘛。你忘了我教給你們的幾樣假葷菜是怎麼做的了?類似的手法塑形,再用調味的手法變味,弄假成真的山珍海味怎麼就不能賣呢。隻要你寫明白了怎麼回事,告訴客人真實的原料,這賣的就是手藝了啊!我還跟你說,解放前就有酒樓靠著這些假的山珍海味以低價招引客人呢,愣是沒幾個人能吃出來的。怎麼樣想學不想學?想學我就把做法告訴你……”

好家夥,這主意可出的太絕了。

是啊。怎麼就不能冠以山珍海味的名字賣些普通原料的菜呢。

功德林的素席不就掙得這份錢嘛。

什麼假雞、假鴨、假豬、假牛,足能以假亂真。

沒錯,咱們中餐早就是什麼“人造肉”的祖宗了。

而就在寧衛民欣喜不已,想要求方子的時候。

張大勺最後的一個主意才真是重量級的。

“哎對了,我還想起一件事來,日本人不是懂得大米的優劣嘛。這樣的話,咱們京城過去有一種米是貢米,就適合你弄到日本去打牌子,賣高價,壯門麵。知道京西稻嗎?那香味衝著呢,你要用京西稻做飯熬粥,隔著一條街都能聞到。京西稻裡有一種粉紅色的胭脂米,色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那是米中的極品,叫做‘紫金箍’,慈禧太後頂愛吃。到了民國時候一袋子能賣十八塊大洋。那可是玉泉山水澆灌出來的。隻可惜產量太少,價錢也太貴,解放後就沒人種了。真要是真能找到的話,還沒絕跡的話,那你這買賣可行了。要是你肯花錢培育,今後光賣這種米,就夠日本人追著你屁股後頭轉的了。”

“什麼?咱們京城,居然還……還有這樣米?”

寧衛民簡直不敢置信,吃驚無比。

他的屁股蛋子算是再度被深深地拉了一刀,又開了眼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軍婚:醫學天才在七零靠空間開掛 苟出一個盛唐 快穿之當我成了係統 我必將加冕為王 超神小說家 黑龍新傳 七零:病弱知青下鄉被嬌寵 絕境摘星錄 修仙全靠刷副本 宇智波少女,在木葉點燃團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