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與年俗_國潮1980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國潮1980 >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與年俗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與年俗(2 / 2)

從這個角度來說,恐怕1985年春晚對麻將牌的風行和推廣,還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

起碼讓這一年,成為了京城在解放後全麵開始恢複麻將傳統的元年。

不知有多少戶人,純粹是因為春晚的無趣,才開始了麻將的布道。

再之後,春節假日甚至尚未結束,批評的信件就像雪花一樣,從全國各地寄到國家電視台。

以前觀眾來信是表揚春晚節目辦得好,這次來信,無一例外是批評節目辦的“質量低下”“雜亂無章”。

而且由於批評的觀眾太多,電視台方麵也不得不有所交代。

於是十一天後,電視台通過《新聞聯播》,鄭重其事地就此事向全國觀眾道歉。

這還不算完,有關部門先後派了四個調查組到國家電視台,調查晚會質量,分析失誤原因。最後黃導因此被停職半年之久,打擊可謂不小。

不過春晚的失敗,倒是對寧衛民沒什麼影響,因為他早就知道這場晚會回砸鍋。

而且三十年後還會被網絡時代的網友們挖出來,冠以“史上最差”的一屆春晚。

那麼既然沒有期待過,也就無所謂失望。

這個除夕夜,他的精力都放在跟老爺子閒聊天,聊聊舊日光景和過去的人們怎麼過年上了。

大概是最近的幾個月,寧衛民一忙起來,師徒倆好久都沒在一起這麼放鬆,這麼親近的聊過天了。

看徒弟連電視都春晚都不看了,專心跟自己聊天。康術德的心情也不錯,還真想起了一些幾乎忘記的往事兒。

在寧衛民聽來,好多都挺有意思的。

比方說,這最後的一天的黃昏,仍然是好多小販賴以生財的寶貴時光呢。

據老爺子的所說,過去的京城,除夕臨近黃昏時分,是街上最清靜的時候。

店鋪早打烊關門,胡同裡幾乎見不到人影。

除了寒風刮得電線杆上的線和樹上的枯樹枝子呼啦啦的響,聽不到什麼動靜。

隻有走進大小四合院或大雜院裡,才能夠聽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那是從各家裡傳出來,你應我和似的,就像是過年的前奏。

但往往就在這時候,胡同裡會傳來一聲聲“買荸薺嘍!買荸薺嘍!”的吆喝聲。

由於四周清靜,這聲響便顯得格外清亮,在風中蕩漾著悠揚的回聲,各家都能夠聽得見。

這時候,各家各戶通常都會有人走出家門,來到胡同裡,招呼賣荸薺的。

“哎,買點兒荸薺!”

賣荸薺的先不問數量,倒是會再次刻意問上一句。“您買荸薺呀?”

買主兒便會說,“對,荸薺!”

賣荸薺的一定還會再問,“年貨您都備齊了?”

大人們便會欣然作答,“備齊啦!備齊啦!”

然後彼此笑笑,點頭稱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荸薺,就是取這個“備齊”之意。

那時候,賣荸薺的,就是專門來賺這份錢的。

買荸薺的,無非是圖這個荸薺的諧音,討這份吉利的。

那時候,小販賣的荸薺,一般分生荸薺和熟荸薺兩種,都很便宜。

也有大人手裡忙著有活兒,出不來,讓孩子跑出來買的。

總之,各家是一定要幾個荸薺的。

對於小孩子,當然不懂得什麼荸薺就是備齊了的意思,隻知道吃。

那年月,冬天裡沒有什麼水果,就把荸薺當成了水果。

特彆是生荸薺,脆生,水靈,年下吃來,很是有點兒滋味呢。

在老爺子的記憶裡,除了北平淪陷的那幾年,除夕臨近黃昏,胡同裡必定有叫賣荸薺的聲響。

整個馬家花園的人,無論主人,還是仆人,無論主家還是租客,都會恪守著京城這一份傳統,總覺得是有個吉利的講究。

那位給宋先生護院的藍爺,一般還會把買回來的荸薺用水煮熟,再放上一點白糖,然後讓宋先生的孩子連荸薺帶水一起吃,說是為了去火。

老爺子還說,隨著他越來越受宋先生的看重,隨這和藍爺相處久了,關係也越來越好,後來他也會分到一份兒。

但這已經是除夕之夜荸薺的另一種功能了。

屬於實用,而非民俗,就像把供果拿下來吃掉了一樣。

同樣還是除夕的傍晚,時間如若再往後錯一點。

當天兒似黑未黑,說不黑看什麼都有點模糊的光景。

往往在胡同間又會聽見另外一種吆喝聲,“老太太,老太太,給您送財神爺來了!”

在全部過年應辦的,應買的,到了聽見一些半大孩子,夾著一打兒財神爺紙像,挨家挨戶的給人送財神爺的時候,這就算是過年籌備的最後一件事兒了。

要是請過了財神爺的,可以答複“請過了”,若是還沒有的,一大枚便可接過一張。

窮人家的孩子,但凡不怕見生人,嘴甜會說話的。

起碼能利用這個好機會,給家裡掙出一兩天的嚼裹來。

尤其像馬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往往來者不拒。

隻要有孩子上門,門房都會留下他們送來的財神像,給一大枚。

最絕的是外頭送,園子裡也送。

像李立,肖忠他們這樣門房的孩子,就一直包攬著園子裡“送財神”的差事。

不過他們送一次就不是這個數兒了。

由於馬家花園裡,無論主家還是租客,全是富貴人,出手起碼一角紙幣,他們的收益是外麵孩子的二十五倍。

當然,這些富貴人更加不可能拒絕這樣的吉利。

所以既然不影響自己的收益,他們也並不介意帶著康術德一起送。

尤其當他們成為朋友之後,這就更是有福同享的一刻。

事實上,要是腿勤快點兒,把各家統統跑下來,每人弄個一兩塊錢也不在話下。

大人即使看著眼紅沒用,因為這差事成人不能乾,就是半大小子的專享紅利。

聽老爺子講到這裡,寧衛民忽然心裡一動,若有所悟。

覺得“送財神”這種年俗挺特彆啊,而且好像和西方洋人的萬聖節有點像。

隻不過區彆在於,外國的小崽子都是扮成妖魔鬼怪,以調皮搗蛋來脅迫彆人,為了換點糖果。

而咱們的孩子們是說好話,送吉利,換點零用錢。

是不是從這方麵也能看出文化的區彆,種族的優劣來。

像咱們這樣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古國,好像終究要比毛兒都沒退乾淨的野蠻民族,要和善許多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絕世贅婿逆襲路 我,德雲之子,開局倒反天罡! 大佬的非凡日常 開局停職:彆慌,美人抬我進市委 盜墓:我被小花反向養成了 紅雪滿弓刀 鬼醫狂妃毒步天下 葬神棺陳長安顧傾城姬明月 小手一背裝綠茶,虐哭心機小白花 哄堂大孝!侯門主母重生後全家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