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沒有辜負大老板的倚重。
就在皮爾卡頓和宋華桂開始著手忙乎模特大賽和時裝秀的時候,他和金利來的接觸,很快就有了實質性的良好進展。
金利來,這個來自港城,原本僅以做領帶為業的小作坊,同樣是當代男裝品牌裡的一個傳奇。
在短短三十年內,它就成為了行銷海外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品類齊全的知名男裝品牌。
而且在港城和內地長達十幾年保持暢銷,成功營造出高端品牌的價位和形象。
而這一切,都是其創始人曾憲梓的功勞。
曾憲梓是個出生在內地華夏人,剛剛從學校畢業的他,就因為繼承遺產,被親屬帶出了國。
所以他的身上有著強烈的民族特質,其一就是吃苦耐勞,積極樂觀。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創業之初,因為資金不足,曾憲梓僅靠一個人就撐起了一整條領帶生產線。
他購買了相關的生產器材,自己畫設計圖,自己采購布料,自己縫製領帶,自己外出推銷。還給領帶品牌取名為“金獅”,寓意這個品牌將有著美好光明的未來。
彆說這在西方人看來,完全是不可能事兒,就是港城的同行也再沒一個人能做到。
其二就是善於學習,有進取心。
曾憲梓最初製作的領帶,由於經驗不足,做工粗糙,在推銷的時候飽受店家嘲諷。
但即便如此,曾憲梓也沒打退堂鼓,而是選擇了努力改進。
為了提高領質量,他不但會去跟嘲笑自己的店老板討教市場需求,虛心聽取意見。
而且還花費重金,購入幾條名牌領帶,細細研究高檔貨的設計和做工。
經過反複拆拆縫縫,最後他終於掌握了技巧。
然後通過用進口歐洲的原料,精工細作的辦法實現了產品升級。
並且還就此覺醒了品牌意識,曾憲梓立誌一定要要走出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進軍。
為此,他於1971年抓住了無線電台轉播國家乒乓球隊在港城的表演賽的良機,不惜斥重金為自己打廣告。
而且考慮到“金獅”在粵語中諧音為“金輸”,寓意不好,還特意將品牌名稱換成了吉利的“金利來”。
就這樣,質量佳、形象優的金利來領帶銷量大增,終於成為港城本土的名牌領帶。
其三是能抗壓,有韌性。
1974年,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港城股票行情下跌,許多企業倒閉,無數工人失業。
隨之而來的是購買力下降,導致商品積壓。
當時不知道多少商家因為恐慌和悲觀,打出了“大拍賣”、“大削價”、“大跳樓”的旗號,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事業才剛起步,初步獲得顧客認可的金利來照樣沒能幸免,躲過這次風暴。
銷售和產量雙雙下降,似乎降價同樣成了金利來唯一的選擇。
然而曾憲梓經過深思熟慮,卻做出了反其道而行的舉措。
為了保住金利來好不容易才樹立起的高端品牌形象,堅持走精品路線。
他不但頂住不降價,反而提價出售領帶。
就在大家都忙於降價大戰,出清存貨的時候,他甚至跑到歐洲選擇花色款式更新的產品來效彷生產,投放港城市場。
這一舉措讓港城的同行啼笑皆非,都認為他不識時務,必然血虧。
然而後麵的事兒卻和所有人預料的都不一樣。
曾憲梓的提價策略和新生產出來的最新款領帶,就像高昂的頭顱俯視港城同行。
這驟然提高了金利來在港城民眾心中的地位,反而一舉成為高端顧客們的簇擁,從而帶動了銷量。
最終結果實在讓人大跌眼鏡,誰也沒想到,金利來居然借此逆勢翻盤。
當世界經濟恢複姍姍到來時,不但那些采取降價手段的商家半死不活了,許多在港城數十年目中無人的外國名牌也被擠出了港城。
金利來卻在如此慘澹的行情下,光彩奪目完成了華麗轉身,徹底確立了港城一線品牌的地位。
此時曾憲梓所生產的領帶,價錢不但從四十五港元提高到了一百港元。
他還開始增加打火機、皮具品類的生產。
而且成功把商業觸角延伸到了東南亞,在新加坡成立了覆蓋周邊國家市場的分公司。
其四就是不忘本,知恩圖報。
發達後的曾憲梓自1978年起,就開始向老家廣東梅州進行捐贈。
他還給母校東山中學捐贈了一棟教學樓和大量設施。
這些都發生在其還沒有對大陸市場開拓的時候。
那肯定是沒有利益計較,發乎真心的,自然獲得廣東人民的親近感和好評。
所以到了1983年,好人有好報。
伴隨著大陸內地興起了建國後的第一次西裝熱,曾憲梓真正決定進軍大陸市場時,金利來在廣東的經營活動進行得特彆順利。
他所投放的商品,伴隨著“金利來,男人的世界”這句廣告詞,被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