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
海岩覺得這才是拍這種劇的初衷,壞人不是生來就壞,他又是怎麼變壞的每一個觀眾,都可能是那個壞蛋沒變壞之前的樣子。
當觀眾看到跟自己類似的角色,最後卻變成那個樣子,就算不會過多的思考,但也不會無動於衷的覺得跟自己無關。
思考了,才會震撼,一念之差就是天堂和地獄,好人和壞人,有時候隻缺一個機會。
就像被蛇咬了,大部分片子的著重點,都在怎麼費儘辛苦的把蛇抓起來的過程,以及結果抓住了。
最後殺了或燉湯或燒烤,大快人心。
至於被蛇咬的人,依然無法改變。
為什麼被咬可能運氣不好
反正跟我有啥關係,我哪兒知道
而海岩,想的卻是為什麼不能預防
著墨點可不可以詳細講一下遇見蛇之前,遇見蛇的過程,以及蛇為什麼咬他
這就是警示意義,而不是單純的說教那麼做不對
趙保剛拿到這部劇後,如獲至寶,在劇組前期籌備的幾個月裡,他已經翻爛了兩次打印的版本,現在拿在他手裡的,是第三版,而且已然卷邊、泛黃,還有些烙印煙灰燒的。
其實趙保剛對自己的戲一直都是很認真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確認無誤,所以對環節中最重要的演員,更嚴格。
寧遠之所以可以晚幾天到,也是因為前一個星期,都是劇本研讀,寧遠保證自己雖然沒到,但也一直在看劇本,趙保剛這才答應。
不過趙保剛也說了,最後一天,就是研討。
“你要是沒看,可不要怪我不講情麵,哪怕你有老李他們撐腰。”
而上麵那些,就是寧遠在研討會上滔滔不絕的話,看似脫離劇本,但卻聽得趙保剛和海岩連連點頭,甚至海岩看寧遠的眼神都多了些小星星。
這小夥兒,還真不是蓋的,懂我
到最後,寧遠才緩緩說道
“肖童這個名字,其實就點出了實質,他就是個孩子,天真,為了愛可以炙熱勇敢,眼裡揉不了沙子。而歐慶春和歐陽蘭蘭,實際上就是兩個極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理性、較真,一個毫無顧忌的感性,或者說任性,而她們的碰撞,以肖童為戰場,最後肖童的死,讓永不瞑目變成絕響,也點明主題。”
頓了頓,寧遠說道“獨品不禁,永不瞑目,也給人內心的震撼”
“說得好”
海岩第一個鼓掌,緊隨其後的就是趙保剛,原本還擔心寧遠沒用心看劇本,現在他徹底放心了。
不過,趙保剛又開始擔心起一個新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接下來的開拍過程中,寧遠也發現了。
“哢不對寧遠,你先彆拍了,到一邊休息一下,再找找感覺”
頂點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